比特幣成走資新寵

比特幣屬於商品、不受資本管制,故被部分人看上作為走資的渠道。

【星島日報報道】人民幣貶值掀起內地居民走資潮,但在中方嚴格資本管理下,部分人不惜冒險利用虛擬貨幣另闢走資渠道。內地《騰訊財經》報道,境內的「資本搬運工」已將目光瞄準比特幣(Bitcoin),由於比特幣屬於商品、不受資本管制,故可通過比特幣交易平台作為中介,將境內人民幣輾轉移到境外,在內地居民強勁兌換需求下,令比特幣價格不斷上升。 比特幣是虛擬貨幣的一種,可通過專有交易平台、甚至電郵作私人交易。報道指,比特幣走資的過程快速、隱匿,內地人先從內地交易平台以人民幣買入比特幣,然後提取比特幣並轉移至海外平台,利用海外平台賣出比特幣,以獲等值外匯,將款項提取轉至銀行帳戶,便可避過資本管制,兌換外匯、甚至轉移資產至海外。 報道指,雖然交易平台採取實名制,是防範洗錢的措施之一,但強勁的兌換比特幣需求衍生相關「地下錢莊」,直接提供人民幣兌換美元的交易,中間比特幣交易完全由錢莊進行;另外,錢莊亦會推出匿名比特幣錢包,容許買家隱藏身分在海外平台交易。比特幣行情雖受惠境內換匯需求而急升,11月初的比特幣匯率曾升至5000元人民幣,但比特幣匯價曾經大幅波動,為該渠道埋下巨大風險。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