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號內爆|原理詳細講解 專家料潛水器瞬間壓扁 乘客喪生時無痛感

泰坦號災難性內爆預料在 1/30 秒內已經完成。
泰坦號災難性內爆預料在 1/30 秒內已經完成。

【Yahoo 新聞報道】美國海岸防衛隊證實,原定前往鐵達尼號殘骸觀光的潛水器,海洋之門(OceanGate)旗下泰坦號(Titan)遭遇「災難性內爆」(catastrophic implosion)解體,潛水器內 5 人,包括 OceanGate 共同創辦人 Stockton Rush 無一生還。有潛水專家指出,3,000 米海底的龐大水壓造成潛水器內爆,數以毫秒(1/1000 秒)就能夠將潛水器壓扁和解體,比起大腦傳遞反應的時間更短,乘客未知道經歷何事就因為內爆衝擊而死去。而在 3,000 米深海,每 5 平方厘米(cm²)須承受的水壓,就接近一部 Tesla Model 3 電動車的重量。

海岸防衛隊指,在距離鐵達尼號船頭約 490 米的海床,發現 5 件不同的主要殘骸,包括潛水器的尾部,符合內爆解體的估計。

根據目前的研究理論,在水中每下潛 10 米,承受的水壓會增加 1 個大氣壓單位(atmosphere,ATM),等於每平方厘米承受多 1.034 公斤壓力。而泰坦號跟外界失去聯絡之時,其已經位於深海 3,000 米(高度相等於 6 座環球貿易廣場),該處水壓已高達 300 ATM,等於每 5 平方厘米承受多 1,551 公斤壓力,接近一部 Tesla Model 3 標準續航版(1,611 公斤)的重量。

救援隊伍提到泰坦號遭遇內爆解體。跟一般爆炸(explosion)相比,內爆屬於完全相反的物理反應:是由較小壓力的物件內部,以及較大壓力的物件外部兩者,出現龐大反差而成;而內爆的物件結構會向內塌陷,不同於爆炸的向外分散,然而兩者都可造成物件粉碎。套用在泰坦號的情況,外界預期潛水器無法抵受深海內龐大壓力,因而被數以百萬公斤的水壓極速壓扁。而在泰坦號內爆的消息傳出後,網上已經有動畫模擬泰坦號在深海內爆的情況。

潛水專家 Ofer Ketter 表示,泰坦號在 3,000 米深海遭遇內爆,過程預料以毫秒計就完成,極為短促,比起大腦傳遞痛感的時間更短,意味著潛水器內乘客在未接收到痛感的情況下即不知不覺喪命。

3 年前證實金屬疲勞 可下潛深度遭削減

長 6.7 米,淨重 23,000 磅的泰坦號,原先設計可下潛至水底逾 4,000 米深,承受 450 ATM;但在 2020 年 1 月,OceanGate 表示泰坦號出現金屬疲勞,減少它的可下潛深度至水底 3,000 米,公司並且用兩年時間為潛水器安排維修工作。

今次在泰坦號事故喪生的 5 人,包括法籍的鐵達尼號打撈專家 Paul-Henri Nargeolet、巴基斯坦富商 Shahzada Dawood、其兒 Suleman Dawood、英國富商 Hamish Harding、以及 OceanGate 共同創辦人 Stockton Rush。

Stockton Rush 是近年「深海旅行」的主要推動者之一,而早在 2018 年,海洋技術學會(Marine Technology Society)就向 Rush 發信,指具實驗性質的鐵達尼號探索行動,可導致災難性後果;不過 Rush 認為,安全法規扼殺行業創新;而鐵達尼號沉沒位置的大西洋屬於公有海域,不受國家的海洋技術法規限制。

文 / 《Yahoo 新聞》記者

(圖上)Suleman Dawood,Shahzada Dawood,Hamish Harding;
(圖上)Suleman Dawood,Shahzada Dawood,Hamish Harding;(圖下)Stockton Rush,Paul-Henri Nargeolet。(Dawood Family / Getty Images /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