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中醫課程改六年制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去年香港浸會大學校長陳新滋宣布,擬建立全港首所中醫教學醫院,浸大中醫藥學院署理院長兼臨牀部主任卞兆祥昨透露,現時校方正為中醫院選址,亦與政府「對話中」。此外,為配合明年的新學制學位課程,浸大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學位課程將由五年制改為六年制,同時新增四個月的專科臨牀實習,以加強學生的專業訓練。 浸大校長陳新滋去年指,心儀毗鄰浸大的前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地皮,擬作興建全港首所的中醫教學醫院。對此浸大中醫藥學院署理院長兼臨牀部主任卞兆祥透露,學院正就此計畫與政府「對話中」,並正進行選址,惟不肯透露興建時間表及心儀選址,只指現階段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現時學生五年級時,需往廣州的中醫院實習一年,但內地中醫院多崇尚中醫治療,與我們提倡的中西醫合璧治療不符,加上我們曾就興建中醫院諮詢病人及西醫,他們均表示歡迎,可見落實興建的關鍵,只在於政府的支持及有心人的資金捐助。」卞兆祥說。 現時浸大中醫藥學院提供兩個資助學位課程,包括原為五年制的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學位課程,與原為四年制的中藥學學士學位課程。卞兆祥指,由於明年大學學位課程轉制,前者將由五年制轉為六年制,後者則保持原有的四年制,兩者所需修讀的通識科學分均增加逾四倍,以擴闊學生視野。他稱,已增加兩成師資應付課程轉制。 浸大中醫課程轉為六年制後,學生除需繼續於五年級時,往廣州的中醫院實習一年外,課程亦新增四個月的專科臨牀實習,培育專科人才。身兼中醫課程主任的浸大中醫藥學院副院長蕭文鸞稱,將再多兩所中醫診所落成,以確保足夠的實習機會。 「新學制下,中醫課程的學生需於六年級下學期時,往國內或學院屬下的中醫診所進行專科臨牀實習,如骨傷、推拿或婦科等。此外,雷生春堂及位於尖沙嘴的浸大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分別於明年四月與下月投入服務,前者將提供中醫專科診療,後者則設兒童自閉症及皮膚外治的專療。」蕭文鸞說。 此外,浸大中藥課程主任趙中振表示,新學制的中藥課程將加入專題研究,要求學生研究中藥質量控制及新產品開發,以配合政府提倡六大產業之一的檢測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