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性小眾遇上身分認同|菲裔港人:為了融入,我隱藏了多重身份 …

當性小眾遇上身分認同|菲裔港人:為了融入,我隱藏了多重身份 …
當性小眾遇上身分認同|菲裔港人:為了融入,我隱藏了多重身份 …

編按:社會上被認為是「 LGBTQ+」的性小眾人士,可能是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雙性人、非二元性別者、酷兒等等。當性小眾同時遇上精神健康、身分認同課題,當中的壓力和煎熬不為外人道,他們要如何看待、接納自身的多重身分?

當性小眾遇上身分認同|菲裔港人:為了融入,我隱藏了多重身份 …
當性小眾遇上身分認同|菲裔港人:為了融入,我隱藏了多重身份 …

嵐楓:

(在港出生的菲律賓人,多年前發現自己有情緒病困擾,用了10年時間接受自己是非異性戀者。曾覺得自己是異鄉人,與世界、環境格格不入,後來透過與人及環境的連結,慢慢建立流動的安身立命之所。 )

從小到大,我都被家人教育要融入自己出生的地方,要捨棄自己某些部分,例如媽媽會告訴我,出街時只能說英文及廣東話,千萬不要說菲律賓語,以免被當作為移工,被別人看不起。我在中文學校讀書,認識的朋友都是華人,慢慢大家,包括我自己,都忘記了自己不是華人,我只是一個有外國人名字的菲律賓人,在家會說英文、及少量菲律賓語,我對這個國家的民族特性、歷史、文化,變得陌生。

家庭教育非異性戀是罪行

除此之外,從小到大,父母都篤信基督教,宗教對菲律賓人來說十分重要,生活都會以宗教為中心,每個方面都要用宗教去解決,例如當我有負面情緒,他們就會覺得祈禱就可以解決這些情緒。而且,在他們的認知中,非異性戀以外的性傾向更加是大忌,是罪行,如果犯罪就會下地獄,他們一直希望一家人可以上天堂,所以多次叮囑我不能犯下這個錯誤。

為了融入家人、社會,我隱藏了「菲律賓」、「有情緒病經歷」及「非異性戀」的多種身份。就這樣生活了20多年。內心的感覺總是浮浮沉沉,但我也慢慢習慣了。

宗教背景和性/別小眾身份的共存

直至最近,一位藝術家朋友邀請我去一個菲律賓性/別小眾教會的聚會,我就展開了尋根之旅,接觸了不少在港居住的菲律賓移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努力融入環境,例如會學習廣東話、及煮中國菜,但同時亦不會因此而去除自己作為菲律賓人的身份,亦不會因為宗教背景而捨棄了性/別小眾的身份。

還有一次我去了一個菲律賓移工舉辦的公眾畫展,在僱主的同意及支持下,她在僱主的家向公眾展示了她的畫作,與公眾人士交流。她努力打破菲律賓人就只是外傭的刻板印象,外傭只是一份工作,工作以外其實她亦有自己的興趣、才能、天賦、夢想。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就算社會加諸了一些刻板印象,我們不必跟著這個劇本走。

我們亦不必只單方面受環境影響,為了融入環境而捨棄一些對自己重要的身份。反而可以透過與環境的互動,擁抱不同的身份,自行創造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空間。在這裡,我可以同時是「香港人」、「菲律賓人」、「非異性戀者」的不同身份交織而成的一個「人」。

LGBTQ 新聞專輯|閃耀多元光采

作者:說書人 Storytaler

圖片: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