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兒童缺運動 每5個有1個肥

有調查發現疫情期間,港童因缺乏運動令肥胖率大增。
有調查發現疫情期間,港童因缺乏運動令肥胖率大增。

【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本港經歷疫情3年,香港兒童肥胖率大增,其中幼兒肥胖率由15%增加至幾近20%,增幅逾三成。研究指,原因歸咎與兒童飲食習慣改變,加上疫情期間缺乏運動量、作息混亂及過分使用電子產品等有關;而基層兒童肥胖情況尤為嚴重,原因是他們常以罐頭或醃製食品代替新鮮蔬果,建議須改變飲食習慣。

鈣質等營養則攝取不足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引述衞生署數字指,在2019年至2020年間,4歲小童超重及癡肥比率由2.8%升至5%;另外對比2019/20學年與2020/21學年的數字,小一、二學生的超重比率,則由13.9%升至20.9%;中一學生的比率則從21.4%升至24.1%,小童超重情況令人憂慮。

葉指出,肥胖率急升與兒童飲食習慣有莫大關係,其研究發現疫情期間,有逾75%的兒童每日攝取過量的鈉;但不少兒童攝取鈣質、維他命D等營養則不足,有64.4%攝取的鈣,低於每日建議的攝取量,亦有12%的兒童攝取維他命D不足。葉強調,兒童若吸收過多鹽分,短時間可致過度活躍症,長遠亦可出現血壓高,對心臟、腎造成負荷。葉又指,疫情下社署、食物銀行等機構,有提供新鮮食物予有需要的基層家庭,惟為方便儲存會選擇罐頭食品,影響兒童的營養攝取量。

此外,研究透過電子手帶監察,以了解兒童的運動量及睡眠時間,發現僅有兩成兒童的假日運動量達到世衞標準,而平日運動量更僅有5%達標,情況不理想,籲家長及教育機構多加留意。

學校復常後,學生上體育課。
學校復常後,學生上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