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邨重建|承載戰後香港經濟起飛歷史 古蹟辦不擬評級僅倡保留標誌物件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屹立南區最南逾半世紀的華富邨料3年後開始清拆,公屋豪宅傳奇將成歷史。香港大學研究團隊實地考察華富邨8年,指華富邨依山而建、戶戶望海的布局,是對當年入住這個偏僻的新小鎮的補償,而屋邨使用簡潔的現代主義設計,讓居民自行構建社區,同時增加歸屬感,華富邨更承載了戰後經濟起飛的香港故事。團隊認為談保育是「缺一不可」,「如果華富邨喺英國,佢肯定保育,佢係最大型嘅現代主義建築,佢冇可能拆」,但在寸金呎土的香港,清拆是殘酷不過的現實,只能為屋邨做完整紀錄。

【華富邨再見.不再見系列之五】專題組記者:林穎嫺

▼泳棚旁有居民自設的「神象山」▼

走進華富邨,映入眼簾的是背山面海的布局,除了大部分單位都享受海景,上邨和下邨的平台、商舖都被海景包圍,屋邨與泳棚只有數分鐘步程,成為居民「打躉」之處,居民更自行在泳棚建廟,成就了特色景點「神像山」,也有居民在邨內公用地方種花、放置神枱(見另稿),有種「華富邨式」隨性。

華富邨重建系列合集

麥詠詩說,華富邨設計時已劃定公用走廊作為騎樓通道。(港大華富邨研究工作小組圖片)
麥詠詩說,華富邨設計時已劃定公用走廊作為騎樓通道。(港大華富邨研究工作小組圖片)

自發建立社區建鄰里關係

港大研究團隊負責人黃培烽表示,華富邨屬現代主義建築,為降低建設成本和縮短施工期,除了單位近乎不設間格外,大部分公用空間均無指定用途,讓居民「用我嘅方式生活」,舊式公屋並無清晰管理,默許居民自由發揮,慢慢演化為華富邨獨有的「社區營造」(place-making),增加居民歸屬感,亦維繫鄰里關係,現時「過咗少少火位」的管理,上述特色均屬違規,令屋邨成為「大家住完就走,淨係住個地方。」

另一名研究負責人、港大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高級講師麥詠詩補充說,團隊翻查華富邨的圖則,發現設計時已劃定公用走廊作為騎樓通道(balcony access),令住宅單位可進一步伸延,與社區連結,加強住戶「主人翁」意識,惟現時樓宇密度大增,加上社會氛圍有別,新公屋的住戶甚少打開門口,令走廊難再「真共用」。

華富道「秘道」增歸屬感

麥詠詩續指,四通八達的華富道亦定義了華富邨的布局,除了可以駁通上邨和下邨,連接到瀑布灣道的分叉口,亦將屋邨分成不同層次(layer),以建構商舖、社區設施和住宅樓宇,除了每次落街也會連結到社區,居民亦從中發掘到如「秘道」般的捷徑,以避免風吹雨打,亦令他們自覺與街外人有別,進一步加強其身份認同,並非現時電梯和天橋之城能做得到。

在研究團隊眼中,要保育的並非個別建築特點,而是整條邨合共25座樓宇的布局,黃培烽解釋,華富邨的建築並不獨特,不少特點亦見於其他早期公屋,該邨卻是首個因地勢不均而採用首個雙塔式設計樓宇,由華富邨的斜坡展示設計的原由和特點,配合舊長型公屋高低有致,令大部分住戶可望海,故不可能只保育一兩幢樓宇,「佢要成個landscape(景觀)保育,唔係淨係保存一幢樓,而係成個環境話到畀我哋聽,點解當年會出現幢樓,喺我嘅立場就係如果佢淨係得嗰幾幢樓,而下面所有嘢變晒,其實係冇意思。」

望醉人海景半世紀 老街坊:慶幸入住終老 重建摧毀靚景鄰里情

華富邨載香港經濟發展故事

黃培烽又提到,華富邨承載了戰後香港經濟起飛的歷史,特別是60年代市民由板間房搬入公屋改善生活,屋邨甚至產出多位政商界名人和明星,令居民有參與香港發展、分享成果的感覺,更對這些「華富之光」引以為傲,與現時公屋象徵不平等的印象形成對比,一旦華富邨清拆,「大家覺得可惜係嗰段嘅香港(歷史)冇咗。」

古蹟辦不擬評級僅倡保留標誌物件

古蹟辦4年前稱,會研究是否為華富中心及華光樓進行歷史評級。古蹟辦回覆《am730》查詢時指,已完成初步研究,總結華富邨設計強調整體空間布局,民生配套齊備,惟邨內建築設計亦可見於其他較早期或同期公屋,加上華富中心等曾進行不同程度的改動及加建工程,影響該邨文物價值及保育需要,故不擬納入有待評級的項目名單,但已建議房屋署記錄現有建築,並保留該邨標誌性的物件。

房屋署消息指,將會做文物和保育研究,包括在接收邨及新華富邨重新呈現值得保留的地方特色和舊物,並會設社區藝術展示場地,亦會與居民一同協作,以延續「華富情」。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本地/華富邨重建-承載戰後香港經濟起飛歷史-古蹟辦不擬評級僅倡保留標誌物件/437823?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