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圖書館電子書需求急升 申訴專員促康文署延長借閱期

【on.cc東網專訊】申訴專員趙慧賢今日(31日)宣布完成一項有關公共圖書館電子書借閱服務的主動調查,發現康文署轄下圖書館在2001年推出首個電子書館藏,相關館藏至今已增至14個,提供逾49萬本電子書(包括複本)。但自2020年爆發疫情後,康文署曾數度暫停開放公共圖書館及調整服務,市民對公共圖書館電子書的需求急升,部分熱門電子書的預約輪候人數持續高企,輪候時間以月甚至年計,反映部分熱門電子書供求失衡。

申訴專員公署指,雖理解康文署在釐訂借閱期時需要考慮電子書館藏的規模、使用率、線上閱讀功能及限額,以及對輪候時間的影響等多項因素,但認為康文署釐訂借閱期時,亦應同時考慮電子書內容長短,顧及讀者所需的閱讀時間,否則會影響讀者借閱電子書的意欲,也違背了該署鼓勵市民閱讀的理念。公署又指,部分電子書的借閱期較實體書短而欠充分理據。報告稱,康文署認為電子書便利閱讀及借還,為免妨礙電子書的流轉,故把大部分電子書館藏的借閱期訂為5天或7天,較實體書14天的借閱期為短。

申訴專員建議康文署持續檢視情況並考慮可否延長電子書的借閱期,確保讀者有合理時間閱讀電子書,同時要加強現有機制,有系統地恒常檢視各電子書館藏及電子書使用量及借閱情況,例如輪候預約的讀者人數,以及預計輪候時間。申訴專員公署稱,康文署大致接納該署提出的改善建議。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