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Digest·
自中美貿戰開始以來,外界一直流傳中國將會出稀土牌以反擊美國。近日,外電報導中國正考慮限制稀土出口,希望以此打擊美國國防工業。不過,《彭博》專欄作家費克林(David Fickling)撰文指出,中國打稀土牌是紙老虎般威脅,最後恐有反效果。 文章指出,1970年代阿拉伯國家推高油價,但這些國家並沒有永久控制油價,西伯利亞、墨西哥等都陸續發現新油井,一些國家更改使用煤電和核電。另外,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曾在1973年實施大豆出口限制,當時十分依賴美國的日本則幫助巴西建立大豆產業,目前巴西已成為全球最大大豆生產商。 事實上,在2010年中日發生爭端時,中國也曾打過稀土牌,限制17種稀土出口。日本的「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當時找上澳洲最大稀土生產商Lynas,以極低利率投資該公司建立無中國供應鏈。憑藉這項投資,Lynas現在在澳洲及馬來西亞可加工生產近2萬噸稀土氧化物,上月該公司還簽下合約在德州建造一座年處理5千噸稀土的新設施,這足以滿足美國的需求。 在2010年時,中國佔全球稀土產量的98%,到去年已降至58%。因此,費克林認為中國政治性的出口限制只會導致稀土進口商重新部署供應鏈,稀土牌的威脅最後只能像紙老虎一樣虛張聲勢。 消息來源:Bloomberg 編輯/製圖:Business Digest原文你或許有興趣【財政預算案】港府向市民派5,000元電子消費券,五件你需要知道的事【從數據認識經濟】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總數超越三場重大戰爭【香港製造】拜登對WTO延續強硬路線,支持港貨續標「中國製造」【商業熱話】港交所疑先斬後奏聘外籍CEO,人事案至今未獲北京及證監會同意【從數據認識經濟】2021年全球前景展望調查,香港竟成全球第二悲觀地區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Business Dig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