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計劃將「共同醫治模式」推展至癌症康復者

醫管局計劃擴大公私營協作,包括把「共同醫治模式」的範圍,由現時內科、骨科及精神科,推展至癌症康復者,例如甲狀腺癌的專科病人,轉介至私家醫生跟進,以騰空名額照顧更多新症或其他病症的病人。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服務轉型)陳允健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說,「共同醫治模式」推出一年多,現時有約1400名病人參與,他對數字感到滿意,預期會越來越多病人接受有關模式而參與計劃。有關計劃亦設有返回機制,如果病人的情況轉差,可以返回公立醫院原有專科跟進。 醫管局亦希望在今年第三至第四季,推出外判化驗檢查服務,容許門診協作計劃下的合資格病人,可以在私營化驗機構,進行血液、尿液等化驗及心電圖檢查。陳允健說,局方正就這項計劃進行招標,要確保有關化驗服務得到驗證。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在同一節目說,現時公立醫院的化驗服務輪候時間長,如果沒有預約,驗血可能要等2至3小時,相信把有關服務外判,可以減輕公立醫院的負荷。他認為,局方要留意相關私人化驗機構的質素。至於把「共同醫治模式」涵蓋癌症康復者,彭鴻昌說,癌症病人經過治療後,病情會較穩定,現時會由局方腫瘤科繼續跟進,定期檢測,如果把部分個案交由私家醫生跟進,亦可以減輕公立醫院負荷,他建議稍後可考慮更多類型的癌症,例如前列腺癌的康復者,都可以納入有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