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共用胎盤或會「大細胎」 早產面對雙重風險 存活率僅 60%

MCDA 即是雙胞胎共用同一個胎盤,以致雙胞胎互搶營養,容易造成「大細胎」。(Getty 資料相片)
MCDA 即是雙胞胎共用同一個胎盤,以致雙胞胎互搶營養,容易造成「大細胎」。(Getty 資料相片)

威爾斯親王醫院近日發生早產嬰兒死亡事故,涉事嬰兒屬於「單絨毛膜雙羊膜」(MCDA)的雙胞胎。有婦產科專科醫生解釋,MCDA 即是雙胞胎共用同一個胎盤,以致雙胞胎互搶營養,容易造成「大細胎」;輸血不均亦有機會患雙胞胎輸血綜合症,若再加上早產,則需承受雙重風險。究竟懷有 MCDA 的機率有幾高?準媽媽若懷有雙胞胎又有何要注意?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指出,一般雙胞胎分為三種不同類型,普遍正常的是「雙絨毛膜雙羊膜」(DCDA),即是雙胞胎中各自都有自己的胎盤、絨毛膜以及羊膜水囊。這種情況下,兩個嬰兒都能夠獲取各自的營養,輸血亦都能分配平均。

雙胞胎互搶營養,營養不平衡的情況下,容易會造成「大細胎」。(Getty 資料相片)
雙胞胎互搶營養,營養不平衡的情況下,容易會造成「大細胎」。(Getty 資料相片)

兩嬰共用胎盤易現大細B

若果受精卵稍遲分裂,就有可能成為「單絨毛膜雙羊膜」(MCDA)或「單絨毛膜單羊膜」(MCMA),前者兩個嬰兒會共用同一個胎盤和絨毛膜,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羊膜水囊;後者的情況則更為嚴峻,兩嬰兒會共用同一個胎盤、絨毛膜和羊膜水囊,這是一種較為罕見的情況,風險會更大,易發生臍帶纏結,嚴重會切斷對胎兒的血液供應,導致胎兒死亡。

靳嘉仁指出,涉事的嬰兒屬於 MCDA ,雖然未有如 MCMA 般嚴峻,但兩個嬰兒共用一個胎盤,亦會衍生不少問題。例如雙胞胎互搶營養,營養不平衡的情況下,容易會造成「大細胎」,「搶輸」的一方自然營養不良,長期「捱餓」會出現體重過輕、貧血等症狀,但並非意味「搶贏」的就會健康,在營養過剩的情況下,會出現超重、心臟及其他內臟器官受損等問題。

另外,共用胎盤的雙胞胎血液供應相連,血液流動的不平衡,有可能導致一個嬰兒血液過少而血壓低、而另一個嬰兒則血液過多而血壓過高,從而造成心臟疾病,即「雙胞胎輸血綜合症」。

MCDA 孕婦需要額外的產前檢查和超聲波掃描,定期監測嬰兒情況,盡可能降低嬰兒所面對的風險。(Getty資料相片)
MCDA 孕婦需要額外的產前檢查和超聲波掃描,定期監測嬰兒情況,盡可能降低嬰兒所面對的風險。(Getty資料相片)

早產雙胞胎風險大增

他又指,共用同一胎盤的雙胞胎原本的風險已經較高,若再加上早產,則會面對雙重風險。在香港,一般情況下,若於懷孕 28 周後出生的雙胞胎,存活率為百分之 90;而早於懷孕 28 周後出生,存活率則降為百分之 60 至百分之 70。至於 MCDA 雙胞胎的存活率,則需要視乎胎兒情況,以及孕婦是否患糖尿病或高血壓等症狀,暫時未有數據。

他又提醒,MCDA 孕婦需要額外的產前檢查和超聲波掃描,定期監測嬰兒情況,盡可能降低嬰兒所面對的風險。然而,由於長期營養吸收不均,MCDA 雙胞胎出生後,仍會面對一系列的併發症,包括心臟、腦、腎臟等問題。嬰兒越早出生,相關併發症亦越易發生,需要在新生兒科中獲得特別照顧。目前本港的私家醫院未必能做到相關支持,故孕婦宜選擇有特定支援的醫院,做好分娩準備。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