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雙版納——純美普洱之鄉
(綜合報道)上茶樓,大家會喝甚麼茶?我家的選擇,多年來均是普洱,只是我一直以為普洱茶是產自雲南西部的普洱市,其實卻是大錯特錯,普洱的發源地,原來是在同區擁有豐富原始生態的西雙版納,這趟我來到當地,對茶山美景,邊呷清新普洱春茶、邊傾聽茶農述說普洱身世,確是賞心樂事。 與老撾及緬甸接壤的西雙版納,是個傣族自治區,傣族語言中,西雙即十二,版納則有千塊田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十二千塊田,代表自然資源極為豐富。 置身西雙版納,你會發現舉目都是綠意盎然,不但郊外盡是原始森林,市區最繁華地段也有綠樹作伴,普洱茶的原生地,便正正位處這裏的山上。普洱茶由於放得愈久愈見甘甜,常被炒賣,在假茶當道下,雲南省在2003年便為正宗普洱茶設下統一基準,那是要以雲南省特定區域的大葉種曬青毛茶發酵加工而成,但要追溯普洱茶的歷史,原來可遠至東漢時期,據記載,普洱出自六大茶山,但何謂六大卻是個謎,直至清光緒年間繪製的《思茅廳界圖》,點出六大茶山就在瀾滄江沿岸,其中五大茶山位於臘縣,另一處則在景洪市,換句話說,全都在西雙版納。 我這趟到訪的易武鄉,便位處六大茶山中海拔一千三百米的曼撒古茶山,當地氣候濕潤,不但是種茶好地方,更是茶馬古道起點,在山間還可發現高約五米、還在生長的千年古茶樹,我想起平常看到的茶樹頂多只長至膝蓋般高,更加認定西雙版納的種茶歷史。至於普洱茶與普洱市的關係為何?原來普洱市從前是茶葉交易中心,六大茶山的茶農多把茶葉運到普洱市外銷,並以「普洱」作為茶葉名字,讓不少人一直誤會普洱市就是普洱的原產地。 易武鄉山上有不少茶農,導遊Nick領我拜訪李大嬸這一戶,甫坐下,黑皮膚、笑盈盈的李大嬸便給我端來一杯普洱茶,只見該茶色澤清淡如綠茶,跟我平常在茶樓喝的深紅色普洱完全不一樣。「品質好的茶葉才可作生茶,天然發酵的。」李大嬸一時間也不懂向我這個外行人多作解釋,幸好有Nick協助:「熟茶比生茶多了七個工序以助發酵,最後才壓成茶餅,方便古時運送販賣。其實就如養雞一樣,你想盡辦法把雞養肥了,也不及牠天然肥壯好吧?」 李大嬸繼承父親的八畝茶園,又嫁給附近的茶農,算是區內的「名氣茶農」。我看到她家前有大片整齊的台地茶園,後方則有依山種植的疏落茶樹園,滿以為整齊的台地茶園是她的主要收入來源,原來又再次搞錯:「台地茶園多是人手種植,樹齡較淺,可是茶質最佳的古老茶樹如野放茶(樹齡五十年至三百年)及古樹茶(三百年或以上)均順山坡而種,不過眼看我也分不了,要喝過才知道。」健談的李大嬸邊領我看茶園、邊教我摘茶,原來野放茶樹樹大兼分布較散,摘得的茶葉數量不及台地茶樹,付出的工資也更多,成本增加,茶葉自然貴。 易武普洱茶,早在三國時期便開始跟外地作貿易,清雍正時更成為貢茶,是清廷皇親國戚的最愛,據說慈禧太后便是普洱茶的忠實擁躉,認為可暖胃又解油膩,清廷還把它當作中國高級特產送給外國使者。 從李大嬸的家拐個彎,便可來到易武古鎮,鎮上約有五十戶人家,不少均是為朝廷生產貢茶的世代茶農。小鎮看似冷清破落,在清代可是個擁有上萬居民的繁華小鎮,車順號茶莊已經營至第十四代,屋內還保留當年清帝贈送的「瑞貢天朝」牌匾,足見貢茶供應商的地位。 再往前走,便是由關帝廟改建的茶文化博物館,館內展出六大茶山古地圖、昔日製茶用具及大量與易武鄉製茶文化歷史有關的石碑和契約書,當中一塊斷案碑,還道出道光時期茶稅過重的史事。此外,原來清朝朝廷頒發的茶商營運認證是一塊大石碑,確是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