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萬人蝸居劏房 團體促拍板建屋

社區組織協會數名成員昨日到城規會請願。
社區組織協會數名成員昨日到城規會請願。

【本報訊】粉嶺高球場用地建屋計劃,城規會收到逾6,000份反對意見書,數量大幅拋離支持建屋的意見,是否代表能直接影響城規會的委員決定?規劃署前署長凌嘉勤表示,早年新界東北新發展區亦只有7份支持意見,而反對則多達5萬份,最終城規會亦就新界東北發展「開綠燈」,可見數量並不代表一切。關注團體則重申,本港有大量市民居於環境惡劣的劏房,促當局盡快在高球場興建公營房屋。

昨日城規會公聽會,有不同團體表達意見。其中,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數名成員在會前到場請願,要求城規會維持相關土地作公營房屋用途。社協副主任施麗珊指,目前有超過22萬名居民,正居於環境惡劣的籠屋、板間房、劏房等不適切居所,急需改善居住環境。她稱,高球場用地原先預計提供1.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原應最快可於2029年入伙,她擔心項目未來興建的單位將會減少,令輪候上樓時間更長,遂要求盡快通過高球場建屋計劃。

高球賽事主辦方或移師

聲稱特地來港「撐」香港高爾夫球會的「沙特亞美石油團隊系列賽」賽事總監Victoria Louise Jones昨日表示,若當局收地建屋令高球場失去8個球洞,將會影響日後再舉辦國際賽事的機會。他指,賽事主辦機構將會重新審視原定在今年10月在該高球場舉辦的巡迴賽,不排除會移師其他國家舉行,預料本港因而損失5.5億元的賽事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