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首席科學家離職有跡可循 馬斯克曾為了挖他跟Google創辦人決裂

OpenAI 共同創辦人、首席科學家蘇特克韋爾 (Ilya Sutskever) 周二 (14 日) 宣布離開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隨即發聲讚揚蘇特克韋爾為 OpenAI 所做的貢獻,並稱他是「我們這一代最具才智的人之一」,兩人此刻貌似惺惺相惜,但就在半年前,OpenAI 董事會突然開除奧特曼時,蘇特克韋爾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生逾 1985 年的蘇特克韋爾師從 2018 年圖靈獎得主、深度學習三巨頭之一的傑弗里 · 辛頓,他雖然出生於前蘇聯,但在以色列長大,2013 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獲得電腦科學博士學位。

過去十年興起的 AI 浪潮中,AlexNet、時序預測回歸模型 Seq2Seq、主流機器學習框架 TensorFlow、AI 圍棋機器人 AlphaGo 等具里程碑意義的科研成果,都有蘇特克韋爾的貢獻,尤其是 2012 年出場的 AlexNet。

由辛頓跟兩位弟子蘇特克韋爾、克利切夫斯基(Alex Krizhevsky)一起開發,在當年的 ImageNet 大規模視覺識別挑戰賽中以顯著優勢一舉奪魁,相關論文引用次數超過 60000 次,對於深度學習走向主流和 GPU 成為主流 AI 訓練晶片都功不可沒。

2013 年,AlexNet 團隊又一起創立了深度學習新創企業 DNNResearch,後來更被 Google 收購,蘇特克韋爾也被 Google Brain 聘請為研究科學家,在 Google Brain 沒過多久,蘇特克韋爾很快就開啟了新副業 OpenAI。

2015 年 12 月,由於擔心 Google 壟斷 AI 技術,科技狂人馬斯克、奧特曼、PayPal 共同創辦人彼得 · 蒂爾、Stripe CTO 雷格 · 布羅克曼等矽谷大老共同創辦非營利組織 OpenAI,蘇特克韋爾在馬斯克力邀之下加入 OpenAI 創始團隊,並擔任首席科學家。

馬斯克將這段挖人經歷稱為「最艱難的招聘戰之一」,但為此 Google 共同創辦人 Larry Page 把這筆帳算到馬斯克頭上,導致原本有望修復的兩人關係走向破裂。

作為 OpenAI 的靈魂人物,主導從 GPT-1 到 GPT-4、ChatGPT 多款大語言模型研發的蘇特克韋爾突然離職,將讓 OpenAI 經歷陣痛期。

無論是 OpenAI 內部人員、頂級 AI 學者還是叱吒科技圈的馬斯克,都對他給予高度評價,馬斯克更是將挖到蘇特克韋爾視作 OpenAI 取得成功的關鍵,並稱蘇特克韋爾不僅聰明,還是個心地善良的好人。

去年 OpenAI 突發逼宮事變,當時不明真相在一旁看戲的馬斯克仍跳出來力挺蘇特克韋爾,認為蘇特克韋爾有很好的道德準則,不追求權力,除非覺得絕對有必要,否則他不會採取如此激烈的行為。
.
事實上,蘇特克韋爾的離職並不突然,早在去年底的逼宮事件就埋下伏筆。

去年 11 月 18 日,OpenAI 官網突然宣佈將奧特曼、布羅克曼除名,蘇特克韋爾便是幕後黑手之一。根據各路資訊拼湊,蘇特克韋爾先是與 3 位董事會成員談話並達成共識後,在奧特曼及另一位共同創辦人不在場的情況下召開了一次董事會,做出除名決定。

後來,當奧特曼衝回 OpenAI 總部要改組董事會,當所有網友都以為這將是奧特曼必然取勝的一戰,結果蘇特克韋爾站出來向媒體堅決表示,絕不讓奧特曼重新擔任執行長,但就在人們以為一切塵埃落定時,蘇特克韋爾態度又大轉變,並為自己參與董事會行動所製造的混亂公開道歉。
圖片

這場宮鬥大戲最終以奧特曼的回歸畫上句號,之後蘇特克韋爾表面上職位還是 OpenAI 首席科學家,卻不再出現在公眾視野,即使今年 2 月 OpenAI 影像生成模型 Sora 一夕爆紅,他卻依然緘默,此後外界便懷疑蘇特克韋爾是否將離開 OpenAI,傳聞更是鬧得沸沸揚揚。

更多鉅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