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捕夢網
心理學
2020-12-01 蔡宇哲
夢是專屬個人的意識經驗,自古人們便對於夢中的異想世界有無限好奇, 且看現代科學如何捕捉並分析夢境。
我在先前任職學校的長廊畏縮地走著,深怕周圍的人看到自己的後背,因為衣服破了一個洞。校長臉帶微笑迎面走來,擦身而過時他拍拍我的肩膀、像是鼓勵我一番,之後隨即離去。
這是我前陣子印象深刻的一個夢境,但當中的情景代表什麼意涵,至今我仍說不清楚且感到疑惑,難怪從古至今人們常常尋求解夢。自文明以來,夢境這無法掌控的意識經驗一直讓人深感興趣,託夢、預知夢、療癒夢等,人們試圖從夢中所顯現的過去、現在到未來事件尋找解釋與慰藉。
近代心理學與神經科學興起,這兩門科學領域自然也不會遺漏對夢的研究。然而要分析夢境,首要條件是能夠準確可靠地記錄下來,但至今仍沒有完備的方式,現代夢境記錄採用若干方法,皆各有限制。
夢研究的突破:發現快速動眼睡眠期
早期研究夢最大的難處就是耗時。研究人員必須讓受試者先睡上一整晚,醒了以後再請他報告夢境。不過有些人可能睡醒後不覺得自己有做夢,也很少有人可以詳細報告兩個以上的夢境。
1953年,阿瑟林斯基(Eugene Aserinsky)與指導教授克萊特曼(Nathaniel Kleitman)發現了快速動眼睡眠期(REM sleep),研究顯示如果把受試者從此睡眠階段喚醒,受試者會有很高的機率報告正在做夢,自此REM睡眠被視為做夢睡眠;一般談論嬰兒或動物在做夢,也都是指現正處於類似REM的階段,並非實際可知有沒有做夢。此後的夢研究不再需要讓人睡上一整晚,而是可在一個晚上多次喚醒,有多次獲得夢境報告的機會,因此研究人員「捕捉」的夢境量大為增加,也帶動夢研究的發展。
然而,只有REM睡眠會做夢嗎?在非REM睡眠被喚醒也是會做夢,但機率偏低。克萊特曼與狄曼特(Willam Dement)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把受試者從REM睡眠時喚醒大約有80%的機率會報告出夢境,在非REM睡眠則只有7%左右,不少研究人員也都獲得類似結果。因此當時認為夢的確是發生在REM睡眠,其他睡眠階段少數的夢境報告則是REM睡眠所發生夢境遺留的碎片而已。因此在早期,主流看法認為夢境是REM睡眠的獨特產物,沒有這個階段的睡眠,就不會有夢境。
不過這樣的共識隨著更多不同的研究結果出爐而顯得站不住腳。有研究人員指出,過往REM與非REM睡眠夢境報告的機率懸殊可能存在主試者偏誤,而後期一些研究顯示,非REM睡眠的夢境報告機率約為45%。
更決定性的證據來自於神經科學的發現。大腦顳頂交界區(temporoparietal junction)與內側前額葉皮質(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受損的人,雖然依然有REM睡眠,但不再有夢境報告。另一項研究也發現高夢境回憶者(每週5.2次)與低夢境回憶者(每週0.5次)相比,在睡眠中這兩個腦區也明顯比較活躍。其他研究也發現了「做夢熱區」大腦皮質顳葉區,只要該腦區在睡眠中較為活躍,不論在哪個睡眠階段都容易有夢境的感受。至此,夢與REM睡眠已經不能劃上等號。
夢研究的限制:定義與非自然環境
雖然夢不等同於REM睡眠,但畢竟這依然是獲得夢境報告的好方法,因此仍有不少研究人員採用。然而透過REM睡眠來獲得並分析夢境報告,仍有幾個面向需加以考量。首先,受試者在實驗室中身體接上偵測並記錄腦波等生理訊號的儀器,睡眠狀況肯定與在熟悉的家中輕鬆入睡有所不同。再者,在睡眠中多次喚醒,睡眠品質自然也會受到影響。而這些因為睡眠環境和實驗設計所造成的影響,產生的夢境會不會也跟平常不同?差異有多大呢?此外,REM睡眠的發生受到生理時鐘影響,前半夜較短、後半夜較長;REM睡眠的長短也會影響到夢境的長度與豐富度,因此在同一晚多次喚醒的夢境,本質上就不太一樣。
隨著夢研究越來越多,更細緻的方法學問題也逐一浮出檯面,其中之一就是對夢的定義。當研究人員問受試者:「你被喚醒前正在做夢嗎?」那麼如果只是有個念頭飄過去、或者單純感受到影像而沒有情節與動作,這些情形算不算做夢?過往研究顯示,睡眠中不是只有做夢這種意識經驗,還有其他型式的主觀報告,因此後續有些研究會排除想法、意念這類的報告,認為這不算是夢,有些研究人員甚至清楚定義「生動、有情節、帶有情感性」的主觀經驗,才是他們想要蒐集的夢境。
由於這種在實驗室多次喚醒來獲得夢境的方式有上述限制,因此主要用於操弄性質的研究,例如在受試者進入REM睡眠後,研究人員會製造聲音、亮光或把水輕灑在受試者的臉上,想知道外界刺激是否會進入夢中;或是讓受試者白天長時間玩俄羅斯方塊的遊戲,睡醒後詢問他們夢中是否出現方塊的影像。這類研究只需要了解特定元素是否出現在夢中,不涉及個人因素、不分析夢境情節、與夢境發生時機無關,因此較不受上述限制影響。
夢的報告:涉及記憶與表達能力
有些研究人員認為以自然睡醒再回報夢境的方式,才能反映出此人的真實內心情況。透過網路的協助,研究人員廣徵志願者上傳自己的夢境敘述,逐漸形成龐大的夢資料庫,後續就可以進行各種歸納並分析,例如比對特定事件發生前後,大眾的夢境是否有所改變。
不過問題是,願意撰寫並上傳夢境內容的人,表示睡醒時還清楚記得夢,本身很可能是高夢境回憶者。由大腦活動可知高/低夢境回憶者在睡眠時的大腦活躍程度有差異,這兩類型的夢境本質上可能就有所不同。例如今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發生後,社群媒體上有許多人表示做了與疫情相關的夢(參見40頁〈新冠怪夢擾人眠〉〉,不少人解讀成大眾對於疫情的焦慮程度極高。但換個角度想,這些報告疫情相關夢境的人佔了多少比例、有足夠的代表性嗎?而沒有報告疫情相關夢境甚至不記得有做夢的人,就表示對疫情不焦慮嗎?這些結果若來自夢資料庫,且當中多數夢境來源屬於高夢境回憶者的話,就會出現取樣偏誤。
另一種方式則是請受試者回憶出近期印象深刻的夢,近期並不指定是哪一天,只要可以回憶出夢境內容即可。這種方法就可以避免取樣偏誤的問題,即使低夢境回憶者還是可以回想出難忘的夢。但這樣又會衍生一些問題,其中之一是來自於記憶。例如我在文章開頭描述的夢境,其實最初印象並不這麼完整,有些是醒來後補充,像是夢中走在長廊,但描述時會直覺說出那是之前任職學校的走廊。回憶出的夢境不會與原本完全相同,特別是難忘、帶有個人情感的內容,更容易出現加油添醋的情形。
事實上所有夢境報告都是來自於回憶,目前的研究方法都需要透過受試者回憶而得知夢境內容。然而記憶容易受到扭曲,隨著時間越久,或跟他人提及次數越多,記憶就越有可能改變。再者,所有人都會有類似經驗,就是醒來時隱約記得夢境,過一段時間之後就逐漸淡忘,但當記憶模糊又需要回憶時,或多或少便加入了個人主觀的補充與詮釋,最終回憶出的夢境是否與原本夢境完全相同,這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