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26兒童自殺最細九歲

兩年26兒童自殺最細九歲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昨發表首份報告,檢討二○○八及○九年二百三十八宗兒童死亡個案,發現八十二宗死於非自然因素,自殺佔逾三成,其餘涉死於意外及襲擊等,襲擊案的行兇者大多屬死者父母,有六名父母在自己自殺前共殺死十三名子女。 《檢討兒童死亡個案首份報告》檢討○八及○九年呈報死因裁判法庭的十八歲以下兒童死亡個案,共二百三十八宗,近四成死者年齡少於一歲,較《先導報告》檢討○六及○七年共二百零九宗個案,增約一成四。當中死於自然個案增三成,至一百五十六宗,死於非自然個案有八十二宗,跌百分之六。 在死於非自然因素個案中,自殺佔大多數,共二十六宗,較上次報告增百分之八,當中十九人由高處躍下,四人死於自縊,主因學業問題,其次是受家人及感情問題困擾,最細年僅九歲。其中二十一人死前曾以遺書、口頭提及、情緒激動等不同方式透露死念。委員會自殺個案小組召集人熊思方提醒:「若知朋友有自殺念頭,千萬別講義氣幫他保密,應告知其家人。」 兒童受襲擊致死個案更增六成,由十一宗增至十八宗,當中十三宗涉父母自殺前先殺害子女,亦有父母只顧吸毒而餓死幼兒,另兩宗犯案者是陌生人,一名青年在援交網認識網友後招殺身之禍。委員會襲擊及其他因素個案小組召集人許宗盛強調,「子女並非家長的物品,有自己的生存價值,父母無權剝奪其生存權利,亦不應自行將子女毀滅。」 死於意外就佔二十三宗,當中十二人死於交通意外,部分死因涉跨境和內地新來港學童不諳本港左上右落的行車方向所致,其餘多涉父母的警覺性不足,例如有母親在無裝窗花的窗邊為嬰兒更換尿片,轉身丟棄舊尿片時嬰兒墮樓;有父母將美沙酮放在雪櫃,幼兒以為是橙汁誤服;有家長將化學物品放在手袋,幼兒服後中毒;有幼兒在洗手間被熱水燙死;亦有母親在家中拖地時,兒子因地滑跣倒後一睡不起等。 委員會主席梁乃江認為,每宗兒童死亡個案都十分傷感及令人悲痛,「家庭不是安全的地方,因為襲擊、意外、自殺經常在家中發生。」 報告提出二十一項建議,包括提醒應謹慎看待有自殺傾向或曾口頭威脅要傷害孩子的家長、在互聯網交朋友要提高防、培養小朋友抗逆能力,以及學校應設立機制辨識可能遇到困難的學生,和採取預防校園欺凌的措施等。 社署助理署長(家庭及兒童福利)馮民重表示,將繼續促進界別及跨專業合作,又促請學校留意學童情況,希望在其自殺前察覺並提供適時輔導,並為家長舉辦小組,幫助子女建立抗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