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院轉新冠醫院兩周 護士親述「戰地」經歷:有飯食係奇蹟
【疫情下的人】默默耕耘的人,往往願望最卑微。兩周前一個緊急警報,全港市民皆知伊利沙伯醫院轉為專門接收新冠病人的指定醫院。時隔兩星期,《Yahoo新聞》訪問伊利沙伯醫院病房護士,她表示伊院轉為指定醫院後變化巨大,病房護士在培訓不足的情況下,被「大洗牌」分派照顧其他病房如腫瘤科、耳鼻喉科的病人,前線同事缺乏相關專科經驗下,憂發生醫療事故不知責任誰屬。
本港醫療資源不足,身為白衣天使,卻要形容自己的工作環境如「地獄」,每日連續做六、七小時沒休息,有些人每更要照顧20個確診病人,前線稱「有飯食係奇蹟」。一眾本地前線醫護人員除了日忙夜忙,還要承受隨時出錯的巨大工作壓力。疫情下,他們渴求的是一個喘息機會。
伊利沙伯醫院病房護士A(化名)當白衣天使十年,她說伊院原本已如「戰地醫院」般繁忙,轉為指定醫院後,她認為前線醫護人員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當中最大壓力來自院方安排混亂,「病房淨係加膠簾,好似包書膠咁,就當係隔離病房」,而病房護士一時間更要處理不同科的病人。她解釋指,平日病房護士會有分門別類的專科,每一科都會對新入職同事有專門培訓。現時沒有相關經驗的護士,在沒有專門培訓下被派到照顧腫瘤科、耳鼻喉科等病人,當中很多病人更是長者。
她反問「一時間點識做?」前線同事擔心一旦發生醫療事故,不知責任誰屬,「唔係姑娘唔肯做,所以嘢由零開始,醫療責任邊個孭?」亦認為做法「對醫護同病人唔公平」。
護士A亦稱,「每日返工無六七個鐘基本上無得停,無人可以做兩三個鐘就出嚟」,前線醫護人員「有飯食係奇蹟」。她指認識有在亞博工作的醫護朋友同樣表示,他們並非如醫管局高層所講每三、四小時便可休息,認為有人「唔了解病房情況」,忽略本地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
她認為疫情自2019年開始,政府卻沒有為大爆發做足準備,「點解到三年後都好似咩都無預備過咁,死亡率可以咁高?」批評感染控制組「平時養尊處優」,令本港現時面臨醫療系統崩潰的情況,同時令她厭倦醫護人員要為政府政策失誤而「執手尾」,甚至「見到電視上面高層講嘢離地表示憤怒」,這種無奈,大概只有前線醫護人員才能最深切體會。
被問到有沒有後悔當護士,工作十年的護士A收起所有抱怨與控訴,表示「我無後悔」,她指當初入行是因為小時候經歷家人患病,體會到醫護人員能夠幫助病人。「疫情初返工雖然面對好大挑戰,但亦抱住幫到病人嘅心態,戰戰兢兢上戰場,見到班老人家天寒地寒喺户外候診真係好慘!」,她續指「見到老人家有張病床瞓、有張被、有個瓦遮頭,真係幾辛苦都值得!」
歌詞「這十年來做過的事 能令你無悔驕傲嗎?」有這樣的一問,記者不知道護士A有沒有驕傲,但的確肯定她是無悔。來自人間、現於「地獄」治療病人的白衣天使,談到如何幫助病人,心底裡仍抱有希望,見到病人得到救助的那一刻,也許天使能感受片刻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