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裁員7% 阿里雲回應指是正常組織崗位和人員優化
《澎湃新聞》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阿里雲開始進行職位及人員優化,整體比例約7%,將向受影響員工作出N+1+1補償。內媒引述阿里雲回應稱,是正常的組織崗位和人員優化。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張勇在5月18日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將在未來12個月將阿里雲智能集團從阿里集團完全分拆並完成上市。(h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澎湃新聞》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阿里雲開始進行職位及人員優化,整體比例約7%,將向受影響員工作出N+1+1補償。內媒引述阿里雲回應稱,是正常的組織崗位和人員優化。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阿里雲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張勇在5月18日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將在未來12個月將阿里雲智能集團從阿里集團完全分拆並完成上市。(h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全球加息潮戳破樓市泡沫,港人熱門移民地點之一英國亦不能幸免。國際信貸評級機構穆迪發表報告,預測英國樓價未來兩年好大機會跌一成,如果跌幅加劇,將觸發當地出現漫長的經濟衰退。雖然英國央行要到6月22日才議息,但市場已急不及待提高按揭利率,有大型銀行更要暫停新做按揭,令市況變得混亂。
內地通縮風險上升,5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4.6%,連跌8個月兼創逾7年以來最大跌幅,比市場原預期跌4.3%更嚴峻。同月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按年微升0.2%,漲幅較4月僅擴大0.1個百分點,升幅仍低過市場預期。分析指,上月內地經濟動能疲弱,內地政府可能需要進一步實施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同時提振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
【彭博】-- 美國銀行表示,推動資金大量流入科技股的人工智能熱潮正暫告一段落。摩根大通引述EPFR Global的數據稱,截至6月7日當周,科技板塊的資金流出規模達到12億美元,為八周來首次。而就在上周,該板塊獲得了創紀錄的資金流入。「各央行的政策正轉回加息,」由Michael Hartnett牽頭的策略師周四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他們指的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近期出人意料的升息。他們補充表示,鑒於失業率低而通膨高企,「聯儲會的加息還沒結束」。繼標普500信息技術指數今年以來上漲逾30%之後,由人工智能熱潮推動的漲勢顯現疲軟跡象。隨著交易員權衡聯儲會下周再次加息的可能性,科技板塊跑輸所有其他行業板塊。不過,周四弱於預期的就業數據推動科技股走高,標普500指數邁入牛市。對於Hartnett和他的團隊來說,第一季度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第二季度「對金發姑娘情境的貪婪」。但他們表示,在第三季度,利率上升和流動性枯竭是人工智能和美國科技股多頭即將面臨的負面風險。「我們仍然看跌,」策略師寫道,並預計聯邦基金利率為6%,而通膨率低於3%則需要失業率高於4%。他們認為,盈利預測上升與利率下降同時
華爾街股市連升兩日,標普500指數回到牛市水平後一度突破4,300點關口,惟收市未能企穩,多重利好消息的Tesla再颷4.6%,連續11個交易日上升,累升33%。俗稱「恐慌指數」的CBOE波動指數一度見2020年以來最低。息口預期上升,美元反彈,債市長短期息口亦向上。沙特挽救油價無力,紐約期油一度跌破70美元水平。總結一周,三大指數均升,標指升4周,納斯達克指數更連續7星期報升。
商湯(00020)再遭主要股東減持,據港交所(00388)資料顯示,阿里巴巴(09988)周一(5日)以每股平均價2.1974元,減持7000萬股商湯B類股份,套現約1.54億元,持有該類股份佔比由原本的7.11%,降至6.84%。 最新權益跌至6.84% 阿里對上一次披露出售商湯股份是今年4月11日,當時以每股平均3.452元價格,沽出4000萬股,涉資1.38億元,持股量由8.04%降至7.88%。若按該次申報後的持股計算,即近兩個月以來,阿里已累計在市場出售1.04%(或2.72億股)商湯股份,只是此前因持股變化未有跨越整數百分比,故毋須披露。如以最新賣股價格計算,估計由4月中至今,阿里套現金額約6億元。 阿里原本持有9.36%(或24.11億股)商湯B類股份,自去年11月初起,阿里已先後3次披露減持,7個月以來累計已沽貨2.5%(或6.37億股),佔其原本持股約26%。 翻查資料,在商湯2021年上市之前,阿里於2018年參與其C-1及C-2輪融資,每股成本價分別約0.12124美元(約0.95港元)及0.184美元(約1.44港元),故即使商湯股價近月拾級而下,估計阿里最新一
內地5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跌幅再擴大至4.6%,低於市場預期,跌幅比4月擴大1個百分點,連跌8個月,創逾7年最大跌幅。 5月PPI按月跌0.9%,跌幅擴大0.4個百分點,是9個月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首5個月PPI按年跌2.6%。 國家統計局表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下行,國內外工業品市場需求偏弱,加上去年同期比較基數較高,以致PPI按年及按月都持續下跌。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預計,中國L3級自動駕駛標準將在6月底出爐。(sl/k)~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電子簽名龍頭公司 DocuSign (DOCU-US) 在後疫情期放緩趨勢中透露出穩定跡象,其長期前景可望因人工智慧 (AI) 而更加強化。
港股連升3日,恒生指數周五早段曾跌68點,低見19,231點,之後跌勢扭轉,午後曾升最多164點,高見19,463點,收市報19,389點,升90點或0.47%。恒指全周累漲440點或2.32%。
景順亞太區(日本除外)環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表示,目前美國股市遠較1999至2000年股市泡沫期間更集中。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最大兩隻股票現時佔比合共超過13%,為史上最高。盈利亦更集中,偏重於大型公司。首10大公司的市場佔比與盈利佔比之間的差距僅為2000年的三分之一,表明當下超大型公司的基本因素明顯更強勁。 他稱,最近美國超大型科技股上升的同時,其他股指卻在下跌。當中,人工智能相關股票突然飆升的另一個原因很可能由於市場認為人工智能是「下一個大趨勢」。企業在加大對數據中心的投資支出,以利用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力量。因此,「人工智能效應」幫助超大型科技股抵抗跌勢。事實上,許多大型科技股龍頭都有直接參與人工智能的發展。 不過,他認為雖然人工智能相關股票或會持續飆升,但歷史上過於集中的市場領導力不會持久。目前市場似乎只是在消化大型科技股的「人工智能溢價」。其他行業將受惠於人工智能普及所帶來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效率可能大幅提升的高技能職業。因此,隨著市場開始消化大型科技股以外行業的「人工智能溢價」,這集中的市場很可能開始向外拓闊。(jl/k)~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
港股踏入第二季迄今暫跌近半成,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及首席策略師趙文利預期,恒指在第三季有條件出現反彈,但到第四季風險將會增加,料下半年或會先升後跌。 恒指本季表現失色,其中一個因素是人民幣走弱。趙文利表示,自2015年滙改(內地滙率改革)後,人民幣曾4次「破七」,過去在接近和剛跌穿「七算」時,均見資金從股市流出,其後流走情況會放慢,甚至可能重新流入,趁低吸納港股。他相信,人民幣再跌空間不大,更有望藉美元回落而升值,隨着人民幣反彈,資金或在第三季回流港股。 預期18000至21500點徘徊 市場憧憬內地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政策,使港股近日走勢略回暖。趙文利估計,內地較有機會在下月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後「出招」,預期相關政策屬於廣泛性措施,能夠惠及整個經濟,而非僅針對個別行業。內地銀行日前下調存款利率,他認為,內地貨幣供應和流動性不算太緊張,故單靠下調存款利率不足以明顯提振消費和投資,當局有需要推出更多財政政策。 除刺激經濟政策外,趙文利提到,美國債務上限問題解決後令避險情緒減少、中美有望重新直接對話,以及美國接近加息周期尾聲,皆是港股在第三季出現反彈的催化劑。他又稱,港股現價預測市
恆指全日收19,389點,升90點或0.5%。恆生科技指數報3,934點,升39點或1.0%。國指升49點或0.8%,報6,589點。大市成交額866.10億元。 活躍重磅股表現: 美團(03690.HK) 收127.1元,上升2.2%; 友邦(01299.HK) 收80.75元,下跌0.7%; 阿里巴巴(09988.HK) 收83.9元,上升0.7%; 騰訊(00700.HK) 收336元,上升0.4%; 港交所(00388.HK) 收308.8元,下跌0.1%; 建行(00939.HK) 收5.14元,無升跌; 異動恆指及國指成份股: 小鵬汽車(09868.HK) 收34.55元,上升5.3%; 周大福(01929.HK) 收14.3元,上升3.6%; 商湯-W(00020.HK) 收2.18元,上升3.3%; 中石油(00857.HK) 收5.77元,上升2.7%,創新高; 異動綜合中小型股: 思派健康(00314.HK) 收19.88元,下跌17.2%; 金山雲(03896.HK) 收2.88元,上升13.8%; 3D MEDICINES(01244.HK) 收90.9元,上升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今日(9日)升34點,收報7.1241兌一美元。截至下午4時35分,人民幣夜期跌132點。離岸人民幣則挫158點,報7.1367兌一美元,較在岸價低水126點。(mn/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美元匯價下跌。美國上周新申領失業援助人數增加2.8萬人,達到26.1萬人,多過市場預期,達到1年半以來最高,數據令美國債息下跌,美元跟隨調整。 歐元兌美元較早時升至1.078以上,英鎊兌美元報1.256,美元兌日圓跌穿139。
這家中國兩輪電動車企業,在疫情嚴厲封控下,銷量仍持續上升 重點︰ 葉天娜 國內不少大城市塞車問題嚴重,想在大街小巷左右穿梭,電動兩輪車便大派用場。以往中國人習慣踏單車,但隨着社會進步,電動兩輪車成為不少人的代步工具,在中國更是一個千億級別的紅海市場,吸引不少廠商加入競爭。 這家成立於2003年,打着「一部車騎10年」旗號的中國兩輪電動車廠商綠源集團控股(開曼)有限公司,繼去年11月申請在港上市無功而回後,最近捲土重來,第二度向港交所遞表。 綠源專注於設計、研發、製造及銷售電動兩輪車,雖說有20年歷史,但在中國電動車兩輪市場只屬於第二梯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以2022年總收入計算,綠源僅排在第5位,市佔率只有4.5%,排第一的是雅迪控股(1585.HK),市佔率高達26.9%,排第二的愛瑪科技(603529.SH)市佔率也達到18%,因此僅兩家企業已佔整體市場44.9%,而9大電動兩輪車製造商共佔80%以上的市場收入,反映行業高度集中。 在節能環保政策下,國民出行方式改變,新能源車銷量節節上升,而在短距離交通工具上,伴隨即時配送及外賣等新消費模式興起,電動兩輪車的需求在過去幾年大
受人工智能(AI)熱潮帶動,大型科技股重拾升勢,更帶動美股步入「技術性牛市」,標指於周四收報4,293點,較去年10月的低位累計反彈逾20%,該指數於周五早段續升28點,報4,322點;道指升126點,報33,959點;納指升147點,報13,385點。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指當前美股的升勢過於集中少數個股,後市表現仍待觀察。
美股三大指數隔晚(8日)反彈,納指收升逾1%,標普500指數亦升0.6%,並創年內新高。日經指數扭過去兩日跌勢,今早(9日)高開286點,早市升幅擴大,高見32,240,最多升598點,半日收報32,149,升508點或1.61%。圓匯回落近0.3%,美元兌日圓升報139.28。 主要銀行股靠穩,Resona控股微升,三菱日聯、三井住友及瑞穗微升0.5%至0.6%。 權重股推升大市,樂天微升0.4%,SONY及東京電力升1.8%至2%,三井物產、丸紅、大金工業及迅銷升約3%至3.9%,醫藥股中外製藥及第一三共升3.5%至4.1%。軟銀逆市微跌0.1%。 主要車股分化,日產微跌,豐田及三菱汽車各升1.2%,萬事得升3%。(da/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周五(9日)公布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7.1115兌一美元,自逾半年低位按日上調165點。(da/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