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鄉隨俗,客隨主便

【星島日報報道】在銀座一風堂吃拉麵,後面坐 一家四口上海遊客,偌大的鋪頭,除了師傅和侍應傳菜時的聲音之外,便只有那幾個上海人的大呼小叫聲。正是寫字樓一族午膳時間,店內坐滿食客,大家或靜默地吃麵,或靜默地等待,或小聲交談,那幾個中國人的聲音便格外聒噪,他們的聲音甚至蓋過了店內正在播放的音樂聲。突然,其中一個人大嚷起來,「這麵很鹹,你們覺得鹹不鹹?我覺得很鹹,我要加水。喂喂,我要加水,給我的麵加水!」 日本拉麵所用的白湯用豬骨長時間熬煮,一風堂的還加入雞湯,白色湯底醇厚濃郁,跟上海人吃慣的雪菜肉絲麵湯底自然大相徑庭。 外出旅遊,吃別人的道地食物,不正是想體驗異國風情嗎?如果想吃平時吃慣的東西,留在家中好了。 中國人外出旅遊,之所以備受批評,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非常自我中心,全無入鄉隨俗的打算,從文字、語言,到食物口味,喧賓奪主,強求他人的遷就。他們並無意識到,這樣很不禮貌,很不尊重他人。 我在築地吃壽司時遇過另一對遊客,那是香港人俗稱的鬼佬鬼婆。築地場內巿場的壽司店,吃甚麼,由師傅決定。顧客坐下後,師傅照例問大家有甚麼東西不能吃,那一對西人遊客想必做足了準備,用日文告訴師傅,他們不吃貝殼類食物。因為他們的發音很僵硬,師傅聽不明白。西人男女很努力地一遍一遍用日文重複,又開了翻譯軟件跟 學,終於成功與師傅溝通。 我實在很欣賞這一對男女,他們沒有那種「英文是世界通用語言」的心態,堅持不講英文,到了人家的地方,堅持用人家的語言和當地人對話。 中國有一句話叫「客隨主便」,但真正這麼做的,往往不是中國人。 www.facebook.com/yoyo.kowaiyin (逢二、四、六刊出) 然筆由衷 高慧然 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