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牙科宣傳充斥市面 學會提醒巿民北上整牙須評估風險

【on.cc東網專訊】近年不少港人到內地整牙,但醫療事故時有發生,例如早前有港人到內地補牙,卻導致牙齒被過度打磨而無法恢復。香港牙醫學會指出,自年初通關後,香港市面及社交平台湧現大量內地牙科診所的宣傳訊息,以免費洗牙等方式招攬生意。學會提醒,市民去內地接受牙科服務前,需全面評估風險,亦應考慮該服務需否持續護理,及當中將涉及的開支。

香港牙醫學會表示,為保障市民免受誤導性廣告所影響,由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發出的《香港牙醫專業守則》及《牙醫設立個人網頁及使用社交媒體指引》均就香港註冊牙醫向公眾提供專業服務資料定下明確規則及指引,禁止香港註冊牙醫進行業務宣傳;惟非香港註冊牙醫,如內地牙醫則不受有關條文規管。因此,市民對市面上的牙科服務宣傳訊息必須提高警覺,小心辨識相關資訊。

此外,內地牙科診所受國內的法規監管,其設備、物料、診療、消毒程序等均與本港不同,監管制度的執行亦有所異。港人赴內地接受牙科服務後效果未如理想、甚或出現嚴重後果的個案累見不鮮。包括2017年獲廣泛報道的港人北上醫牙後面癱的個案;今年5月亦有港人被低收費吸引到內地補牙,結果牙齒被過度打磨而無法恢復。

學會提醒,香港市民決定到境外接受牙科療程之前,必須全面評估成本及風險,以及考慮是否有必要進行相關牙科治療及療程後的跟進和持續護理,免招損失。雖然香港與內地僅一河之隔,往來交通、時間及療程次數,均涉及時間和財政負擔,更重要的是跨境接受牙科診療服務具一定風險。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