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業績》復星醫藥(02196.HK)中期純利17.84億人民幣增15.7% 不派息
復星醫藥(02196.HK)公布6月止六個月中期業績,收入213.16億人民幣(下同),按年微增0.2%。錄得純利17.84億元,增長15.7%,每股收益67分。不派中期息。 期內,研發投入共計28.84億元,增加19.8%,其中,研發費用21.34億元,增加16.8%。(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復星醫藥(02196.HK)公布6月止六個月中期業績,收入213.16億人民幣(下同),按年微增0.2%。錄得純利17.84億元,增長15.7%,每股收益67分。不派中期息。 期內,研發投入共計28.84億元,增加19.8%,其中,研發費用21.34億元,增加16.8%。(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本港樓價持續下跌,差估署8月份私人住宅樓價指數按月跌1.4%,連跌4個月,累跌4.2%,而仲量聯行指,7月份本
美股今年 9 月動盪不安,隨著時序進入往年最震盪的 10 月,投資人更要繃緊神經。 10 月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例子,莫過於 1929 年和 1987 年的兩次股災,但 MarketWatch 專欄作家 Mark Hulbert 表示,就算把這兩個例子剔除,並把 1896 年創立的
港府財金官員表示,近年環球經濟步入加息周期,加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經濟環境極具挑戰,但香港銀行的平均流動性覆蓋率和資本充足率仍高於國際監管標準,上半年存款總額亦升0.19%,延續去年升勢,更反駁外界憂慮資金流出本港的說法。
美國10年期債息攀升至逾4.5厘的16年高位,利淡港股及整體新興市場,恒指與MSCI香港指數昨雙雙跌至去年11月低位。大行摩根大通認為中國股票已接近「買入區」,但也有分析直言現時難以估底,而港股相較A股對美債息敏感,導致港股表現更為遜色。 恒指再挫262點 汽車科技股捱沽 恒指8月21日收報17623點創今年新低,僅一個月再度破底;大市昨低開67點,跌幅一度收窄至11點,其後大部分時間維持偏軟格局,臨近尾市沽壓驟增,恒指最多瀉349點,低見17379點,收市跌262點(1.5%),報17466點。 恒指連續兩日受壓,累計蒸發591點(3.3%),重返去年11月低位。與此同時,成份股全數為本港公司的MSCI香港指數,昨亦挫212點(1.9%),收報10747點,同樣觸及去年11月低位。自年初起計,恒指及MSCI香港指數分別累跌11.7%及20.3%。 截至今日凌晨1時30分,恒指夜期報17494點,跌34點,高水27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17494點,較港收市高28點。 國指昨低收99點(1.6%),報6030點,兩連跌累挫232點(3.7%);科指下滑65點(1.7%),收報3817
被喻為「債可敵國」的中國恒大(03333)「臨門一腳」宣布取消原定周一及周二舉行的債務重組相關協議安排會議後,日前透露無法滿足監管機構發行新票據的資格,加劇市場對恒大面臨清算可能性以及這場房地產危機的擔憂,致令其股價周一急挫21%。有前內地官員警告,房地產市場供應過剩,就算14億人口亦不足以吸納,必須尋求轉型。
港股未能延續上周五的反彈勢頭,恒指昨挫逾300點,失守萬八關,回吐上周五大部分升幅,成交淡靜,「滬深股通」走資額錄一個月最多。對沖基金GROW思睿首席經濟學家洪灝指出,中國股市對人行的寬鬆政策似乎無動於衷,需要「政策猛藥」刺激。外資基金施羅德表示,正密切關注後續支持政策帶來的穩增長效果。 離岸人民幣昨一度貶逾百點子,中港股市受壓。恒指昨低開10點後反覆走低,午後最多挫334點,低見17722點。大市尾段跌幅略為縮窄,惟收市仍跌328點(1.8%)。 恒指收報17729點,失守10天線(17952點)兼再穿萬八關。國指跌132點(2.1%),收報6130點;科指失108點(2.7%),收報3882點。主板成交偏低,僅錄742億元。北水昨經「港股通」淨買入60.3億元港股。截至今日凌晨1時35分,恒指夜期報17732點,升27點,高水3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17737點,較港收市高8點。 A股走資80億 一個月最多 大市昨跌勢全面,逾1100隻股份向下,僅5隻藍籌股逆市走高。個別生物科技股受捧,藥明生物(02269)彈2.5%,成升幅最大藍籌,同屬藍籌的翰森製藥(03692)亦進賬0.9
久未公開露面,有「女股神」之稱的西京投資主席劉央於一個午餐會後呼籲投資者在香港投資股票時要謹慎,因為世界格局已出現改變,由於市場利率上升,孳息率出現倒掛,即使市場資金充裕,但價值投資難有作為,這是她在香港投資23年來從未見過的現象。
滙豐銀行上調港元定期存款利率,為本月第二次。高端理財如尚玉及卓越理財客戶,3個月及6個月定存年利率分別高達4.3厘及4.5厘,加幅均為0.3厘,調整後滙豐為發鈔行中最高息。分析認為,滙豐上調定存利率,因季結及遇上零售綠債認購期,資金偏緊,令近期港元拆息高企,加上部分銀行以高息定存優惠以部署年結資金,滙豐亦不容有失,故加息以避免存款流失。
臨近長假期,港股交投淡靜,恒生指數再跌穿18,000點關,全日跌逾300點,成交縮至743.24億元,較上一日減少27.06%,「北水」轉淨流入60.33億元。
西京投資主席劉央在活動上表示,目前港股存在太多不確定性,認為現時港股仍未見底,因此非「抄底」時機,投資者要極端緊慎,將風險管理放到最首要位置。 劉央指,她所投資的不少公司中,所持每股現金已超過每股價值,是港股歷史中未出現過。她認為現時投資者現金持有水平與資產配置要是人生中最保守水平,若要入市亦應選擇特別認可的行業和公司,投資期以3年作考慮。(ha/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法新社紐約26日電) 美國紐約法官恩格隆今天裁定,前總統川普和他的兒子小唐納(Donald Trump Jr.)在10月2日展開這起民事案件審判前,恩格隆(Arthur Engoron)這項裁定對川普來說是一大挫敗,也是紐約州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的部分勝利。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市況不就,樓價跌跌不休,全年樓價能否逃過下跌的命運,還看下月《施政報告》出招的力度。差估署今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8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39.2點,較7月的344.0點再跌1.4%,連跌4個月,創近7個月新低。樓價4個月累跌4.23%,而今年首8個月,樓價累積升幅萎縮至只有1.34%;若與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398.1點比較,樓價累積跌幅達14.8%。陳海潮指出,8月份樓價跌幅擴大,主要反映7月下旬港美繼續加息,入市意欲緩慢,當時一二手銷情均淡,發展商遂於8月初以「震撼價」推盤,令二手市場更無力招架,二手業主沽貨唯有進一步削價,致8月份樓價指數跌幅擴大。展望9月市況,發展商的一手新盤持續以低價出擊,二手市場繼續捱打,加上市場仍憂慮息口尚未見頂,而地皮連環以低價售出,反映整體市況極為審慎看淡,料9月份樓價指數跌幅將擴大至1.5%,即整個第三季樓價料累跌3.88%,屆時並將蒸發今年以來的升幅,變成倒跌0.18%。陳海潮估計,10月份樓價持續悲觀偏軟,市場正聚焦10月25日發表的《施政報告》有否撤辣或減辣的措施,將成為季內樓價能否扭轉劣勢的關
本港8月樓價創7個月新低,按月跌幅擴大至1.4%,連跌4個月累計跌4.2%。今年首8個月累計升幅收窄至1.3%。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前局長陳家強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目前香港經濟放緩,與外圍經濟放緩、高息環境削弱投資意欲等有關,樓市未必可以急速轉變,或要等待時機。 對於政商界促請撤消樓市辣招,陳家強表示,自己曾參與有關政策制定,不便評論政策走向,應留待今屆政府決定。 對於證券業界期望下調股票印花稅,陳家強認為,整體市場信心不足、投資意欲低,短期內難以解決,政府審視股票印花稅稅率無可厚非。他認為,增加股市流動性不能單靠調整印花稅,港交所或可思考如何擴闊投資或金融產品,提升市場投資意欲。
港股第三季反覆向下,臨近中秋國慶黃金周的長假期,上星期一度再考驗年內低位,市場憧憬或現雙底走勢,但估計9月偏軟未變。隨着全球政經博弈正步入整頓期,期待傳統較平穩的投資市場在第四季同樣出現,以反映內地維穩決心及措施發揮作用。中長線港股調整期似未完成,部分跑贏大市強勢板塊宜吸納勿高追,樂觀估計今年如無黑天鵝事件發生,最惡劣的日子應已過去。 中外經貿博弈望緩衝 中國與歐美關係,直接影響中港股市投資情緒及資金流,自上半年中美高層官員疫後恢復接觸後,未有取得具體突破,令第三季持續有互相針對的言論及政策出台,不過早前預期踏入第四季情況可望改善,單從早前國家主席習近平未有出席G20峰會,卻傳出將在APEC峰會與各方恢復會面對話,連同上周中美成立經濟工作小組,加強較務實接觸,有機會紓緩中美在經貿上關係。至於近期飽受油價上升拖累,可能重現高通脹、低經濟增長的歐盟,高層官員正加密訪華。 歐美領袖一再提出去風險非脫鈎的言論,或許是為各方爭取有序減低長期對全球化的過分依賴,朝向達致若干程度互惠互利的新平衡點,這段緩衝期為第四季投資市場帶來喘息空間,特別是明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若出現對總統拜登不利的經貿衝突,勢
阿里巴巴(9988)旗下物流平台菜鳥分拆上市終於進入直路,在周二(26日)晚正式上載招股書,計劃於主板上市。據
【彭博】-- 長期利率飆升至16年來最高水平令美國經濟再增新阻力,也面臨脫離軟著陸軌道的風險。借貸成本上升使房地產市場的復甦萌芽受到威脅,企業為投資尋找資金的門檻變得更高。美國股市也感受到寒意,投資者今年迄今的部分財富增值化為烏有。利率上升,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自5月中旬以來上漲超過一個百分點,是一直以來韌性驚人的美國經濟正在遭受的一系列衝擊之一。美國汽車工人正在罷工,聯邦政府滑落到停擺邊緣,學生貸款償付在新冠疫情期間暫停後即將恢復,油價上漲,歐洲經濟成長停滯,中國也在艱難應對房地產市場危機。「這正在變成一連串的不利因素,」畢馬威首席經濟學家Diane Swonk表示。「軟著陸正受到破壞。」雖然Swonk預計美國經濟將避免衰退式的硬著陸,但她預計第四季度的擴張速度將從當前季度的折合年率約4%急劇放緩至1%,而且該預測的風險也偏向於下行。對聯儲會決策者來說,殖利率上升可能不是大麻煩,甚至會有所幫助。債券市場的走勢並沒有伴隨著通膨預期上升,因此並未帶來高通膨更根深蒂固的威脅。這意味著債券殖利率上升可能令聯儲會官員擔心過熱的經濟失去一些動力。殖利率發動最新這波上漲之前,聯儲會上周決定維持利
警方針對加密貨幣交易所 JPEX 的執法行動仍然持續,昨日(26 日)宣布再拘捕多 1 人,消息指是加密貨幣找換店(OTC)「Money Lupin」的負責人,累計 12 人被捕。JPEX 事件令外界再次關注加密貨幣風險,至於本港兩間獲發牌的交易所,OSL 和 HashKey 都表示同意合規的發展模式,並指不會容許客戶出金須繳付「天價」手續費的情況。不過有代表同時指,未有申請牌照的交易所在 1 年「寬限期」內繼續按照既有方式營運,持牌交易所則受制於法律框架,體會到箇中落差,曾經向證監會反映意見。另外,警方拘捕 12 人當中,有多人都是跟 OTC 有關,有熟悉行業生態的專家在分享會上期望當局維持現狀,不要規管 O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