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推萬元消費券 抗疫無方 政府派糖

政府一味谷針,市民接種疫苗焗排隊。
政府一味谷針,市民接種疫苗焗排隊。

政府防疫不力致本港新冠確診個案已超過7.5萬宗,經濟重傷、民不聊生,政府昨日公布2022至2023財政年度的《財政預算案》,雖掟1,030億元紓困,較上一年度預算案用645億元紓困「加甜」約三成,但預算案的重頭戲僅是斥資664億元向18歲或以上市民派發一萬元電子消費券,另向綜援申領人及相關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半糧」涉約23.84億元外,其他如公屋免租、基層補助均落空!有學者批評港府抗疫不力,試圖以派發電子消費券作「掩口費」,質疑當局未改「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思維,最終香港只會「輸大錢」。基層市民則斥預算案令人失望。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宣布再推電子消費券計劃,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均可獲派一萬元,會分兩期發放,4月份先向上次已成功登記的人士派5,000元,預計措施可惠及約660萬人,整個計劃涉及約664億元財政承擔。陳解釋,考慮到市民要購買防疫用品,故分兩期發放,政府會透過去年推出的消費券計劃所收集的登記資料,在4月份先向超過630萬名已成功登記的市民發放5,000元消費券,餘額會跟新符合資格人士的消費券一起,料在暑假發放。

去年合資格者毋須登記

消息人士補充,在發放第一輪消費券與次輪期間,政府或再加入新營辦商,會就商戶覆蓋面,用家覆蓋面及籌備時間等甄選程序,期望引入良性競爭,望為市民提供更多優惠,屆時若市民不打算更改,則毋須刻意再次申請。今次計劃涉4億元的行政費用,與去年首次推行消費券時的6.1億元行政費用僅少約二億元,消息人士解釋,費用包括用作新登記所需的電腦系統更新、處理新營辦商等。消費券去年的相關要求是在港居住兩年內有至少一天在香港,港府現仍考慮相關年期,但指疫情下不少港人無法回港,而去年合資格人士亦毋須再登記,故不擔心有漏洞。

綜援及長生津派得半份

今年不少基層市民期望有「雙糧」、免租等措施,但政府僅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受惠人數148萬人,包括綜援31萬人、高齡津貼32萬人、長生津66萬人、廣東和福建長生津計劃約2.3萬人、傷殘津貼17萬人;而在職家庭津貼亦會作相若安排,額外開支約1.17億元,大約7.2萬個住戶受惠。

疫情重創本港經濟,基層受到的打擊最大,但預算案在錄得盈餘的情況下卻沒向市民大破慳囊,市民反應不佳,劏房戶歐陽太太形容當局的建議如「幫倒忙」。有基層團體則斥政府沒有關注疫情下,大批市民手停口停。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今年派發萬元消費券比預期中多,對經濟有一定提振作用,料對餐飲、零售業有幫助,但港府處理疫情卻「所有措施都不到位」,無法解決疫情問題,僅派錢作「掩口費」,反問「於寒風中輪候檢測的人士,派錢或會順一順氣,但做生意的已經飽受影響」,強調政府架構不協調,致措施樣樣甩漏,最後都是用公帑埋單,是不理想的做法。他又指,繼續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維制訂政策,最終香港只會「輸大錢」。

政府決定再推電子消費券並加碼至一萬元。
政府決定再推電子消費券並加碼至一萬元。
陳茂波(圓圖)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
陳茂波(圓圖)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
基層市民連續兩年僅獲發半糧,公屋戶並無獲代繳租。
基層市民連續兩年僅獲發半糧,公屋戶並無獲代繳租。
財政預算案重點派糖措施
財政預算案重點派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