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首誕港產女市長 左翼鄒至蕙 靠知名度勝選

多倫多 鄒至蕙
多倫多 鄒至蕙

加拿大最大城市、港人移民熱門地多倫多,迎來歷來首位華裔女市長,亦是首名「港產」市長。66歲的前國會議員鄒至蕙(Olivia Chow)周一在多倫多市長補選中勝出。立場傾左的她靠知名度當選,結束保守派在多倫多這個多元文化城市超過10年的管治。她承諾8年內會在市政府土地興建2.5萬套租金管制房屋、為無家可歸者提供租金補貼,並提高豪宅和空置房屋稅等。

鄒至蕙
鄒至蕙

鄒至蕙在香港出生,13歲隨家人移居多倫多,之後在安大略省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美術系畢業。1985年,她首度出任公職,當選多倫多教育局學務委員。1991年,她成功當選為大多倫多首位亞裔女性市議員;2006年,她當選國會議員,丈夫林頓(Jack Layton)亦順利連任,成為當地歷來第二對「夫妻檔」國會議員。鄒至蕙於2006至2014年出任聯邦眾議員,2014年參選多倫多市長,但得票排第三落敗,之後亦未能重返國會。

今年2月,時任多倫多市長莊德利(John Tory)與前僱員爆出婚外情而辭職,觸發今次市長補選,並有破紀錄的102名候選人角逐。鄒至蕙宣布參選後,在12周的拉票期民望一直領先,最終以37%得票率稱王,力壓排第二、獲莊德利背書的前副市長拜朗(Ana Bailao)約5個百分點,成為首位多倫多港產女市長。有當地學者分析,鄒至蕙是靠知名度當選,跟其種族及移民背景無太大關係。在加國的省選及聯邦大選中,選民考慮的往往是政黨,但市政選舉則不同,最重要是候選人的知名度,以及民眾對候選人的了解程度。鄒至蕙曾任14年市議員及9年國會議員,加上於2016年創立了探討社會改革、培育社區人才的非牟利組織Institute for Change Leaders,她在今次百多名候選人中,相信是最為人熟悉的一位,據報她在多倫多中區聲望尤其高。她於2014年角逐市長時民望彈出,但最終敗選,相信是選舉工程欠佳所致。

鄒至蕙
鄒至蕙

承諾向豪宅加轉讓稅

鄒至蕙在當地周一與支持者見面,並發表勝利演說。她說多倫多是充滿希望、充滿第二次機會的地方,「這個城市,可讓來自市內聖詹姆士鎮的移民孩子,站在你面前成為你的新市長」。多倫多市人口約300萬,當局正面臨新冠疫情後復甦階段高達15億加元的巨大財政缺口、可負擔房屋的龐大需求以及治安惡化等問題,選民亦不滿城市基建日久失修、公園及娛樂設施往往人滿為患。

鄒至蕙承諾會令多倫多成為更宜居和安全的城市,她曾提及的多項利民措施,包括增加巴士服務、市內圖書館每周開放7天,以及興建高速公路等。她亦承諾由市政府直接參與建設,建造2.5萬間租金管制房屋,並於明年上調物業稅以及對300萬加元以上豪宅加徵轉讓稅等。多倫多所在的安大略省省長福特(Doug Ford)曾稱鄒至蕙當選將是場「災難」,但他在鄒至蕙勝出後隨即發出賀電。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國際/多倫多首誕港產女市長-左翼鄒至蕙-靠知名度勝選/385007?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