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報告》摩通降特步(01368.HK)評級至「中性」 削目標價至6.4元
摩根大通發表研究報告指,因應特步國際(01368.HK)雙11核心電商業務遜預期、下調全年指引及宏觀不確定因素,將公司投資評級由「增持」降至「中性」,目標價由11.4元大削至6.4元,而2023至25年的盈利預測則下調介乎11%至20%。該行表示,如果集團銷售或利潤率有顯著改善,加上穩固庫存水平,將推動重新審視。(sl/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摩根大通發表研究報告指,因應特步國際(01368.HK)雙11核心電商業務遜預期、下調全年指引及宏觀不確定因素,將公司投資評級由「增持」降至「中性」,目標價由11.4元大削至6.4元,而2023至25年的盈利預測則下調介乎11%至20%。該行表示,如果集團銷售或利潤率有顯著改善,加上穩固庫存水平,將推動重新審視。(sl/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個別發展。 美團ADR在業績公布後受壓,比本港昨日收市價急挫逾6%,以港元計折合報96.7元。 小米ADR亦跌近1%,折合報15.4元。中資金融股偏軟。 滙控ADR則升約1%,折合報60.2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集團ADR亦升近1%或以上。
「東升西降」大勢所趨,昨日下午1時45分,恒生指數報17329點,低於台灣加權指數(17341點);換句話說,這是台灣加權指數逾30年來,歷史性首次超越港股恒生指數。猶記得在5年前,恒指高達3.3萬點,而加權指數低於1.1萬點,前者拋離兩倍有多,沒料到短短幾年便上演「驚天大逆轉」。台港股市命運迥異,背後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固然因為港股「弱過藥煲」,其次關乎台灣「超級重磅股」台積電表現神勇,最後則與美元滙率走勢有一定關係。 恒指高位累瀉48% 話說本港電視台及電台的財經新聞,通常會在尾段報一報世界各地股市主要指數,所以港人對於「台灣加權指數」這幾隻字並不陌生。大家印象中,加權指數很長時期徘徊4位數字,跟港股恒生指數差距甚遠,難以想像有朝一日雙方「高低換位」。 事實上,加權指數在2017年初仍僅9000多點,當時恒生指數已達2.5萬點。及至2018年,恒指升穿3.3萬點,同期的加權指數仍不足1.1萬點,相差超過兩倍。不過由2019年至今,香港、亞太區以至全世界都發生了許多事,導致兩地股市命運迥異。 台港股市「東升西降」背後存在三大因素,首先是港股自己「唔爭氣」,由2018年高位至今,金融股
美國沽空機構灰熊(Grizzly Research)發布針對商湯(0020)的報告,稱商湯人為地誇大了收入,表示商湯自稱是一間領先的人工智能軟體公司,但指其AI是代表的是人工膨脹(Artificially Inflated)的收入。商湯股價曾跌近一成破底低見1.3元,最新跌逾8%,報1.32元。
本港上月樓價連跌6個月,創超過6年半新低。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10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跌至321.4,是2017年3月以來最低,按月跌2.2%,跌幅9月的2.4%稍為收窄;按年跌幅亦略為收窄至8.2%。今年首10個月樓價累計跌約4%。 當中,中小型單位樓價按月跌約2.2%,大型單位跌逾1.9%;首10個月分別累計跌3.9%及4.8%。 至於租金升勢持續,10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升至186.3,創近4年新高,連升9個月,按月升幅稍為收窄至0.3%,按年升約4.7%,首10個月累計升約6.2%。
美團-W(03690.HK)公布今年9月底止第三季業績,純利35.9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95倍,高於本網綜合3間券商預測溢利介乎24億至35.02億元。
人工智慧 (AI) 晶片龍頭輝達上周公布令人瞠目結舌的財報後,本周股價漲勢似乎失去了一些動力。不過調研公司 Melius Research 分析師認為,這波停頓應該不會持續太久。
《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周五(24日)深夜罕有發文怒轟西隴科學、浙江國祥等A股公然造假,並期待有人要為此「蹲大
【彭博】-- 電子商務平台拼多多股價一度飆漲18%,至2021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此前該公司報告季度營收超出預期,幾乎成長一倍,而其熱門購物應用程式Temu加大了折扣和營銷力度,從競爭對手Shein和亞馬遜手中搶走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拼多多報告截至9月底的季度內營收688億元人民幣,比分析師的預估均值549億元人民幣高出約25%。淨利潤成長47%。拼多多的成長已經超過了阿里巴巴等其他中國競爭對手,凸顯出在面臨經濟不確定性之際,該公司如何利用促銷來吸引尋求便宜商品的消費者。花旗分析師Alicia Yap估計Temu該季度處理了42億美元的交易,可能占拼多多總收入的13%左右。拼多多迄今一直對Temu的業績保密。其在美國上市的股票自7月份以來飆升了70%,而阿里巴巴和京東重挫。拼多多跑贏大盤反映出市場預期其將繼續搶占國內市場占有率並贏得美國消費者喜愛。「雖然我們在中國以外的業務仍處於早期階段,但自一年前推出以來,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拼多多執行長陳磊在電話會議上告訴分析師。「雖然我們已經擴大了業務範圍,但業務仍處於早期階段,面臨不確定性。」Temu被視為全球電子商務的一股顛覆性力量。Tem
總部設在新加坡的中國網上快速時尚零售商Shein,據報已秘密申請在美國上市,最快可能在2024年在公開市場上交
恒指今早高開118點或近0.7%,報17,677欠承接,掉頭低見17,373,現報17,395,跌164點或0.9%,總成交額350億元。 藍籌新世界發展(00017.HK)上周遭美銀證券降級、兼下調目標價至12元,連跌第三天,今早跑輸同業,股價失守50天線(13.05元),最低見12.42元,現報12.44元,再跌5.6%,成交812萬股(上周五成交966萬股)。 長實(01113.HK)、新地(00016.HK)、恒地(00012.HK)及恒隆地產(00101.HK)再跌0.5%-1.5%,當中恒隆沽壓較大,失守10天線(11.2元),現報11.14元,再跌1.6%。信置(00083.HK)再跌1.5%報7.96元。(sz/cy)~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上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跌2.2%,連跌6個月。今年首10個月累計跌約4%。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政府修訂數據後,8至10月樓價單月都跌逾2%,形容樓價跌勢較急,新盤低價開售影響二手樓價表現。 他認為,施政報告為樓市減辣,對成交量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對樓價幫助不大。他預料,今季樓價跌約5%,全年跌約7%。今年租金估計升6%至7%,由於專才來港帶動租務需求。 陳海潮又提到,樓價較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累計跌逾19%,亦即當年承造8成按揭的物業陷入負資產邊緣。他認為,樓市辣招應再作檢討,並修訂撤辣方案,以防樓價急跌帶來更多負資產,並拖累整體經濟。
路透周一 (27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北京證券交易 (Beijing Stock Exchange / 北交所) 已實施新政策,阻止在其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大股東出售股票,因為擔心該類出售可能會澆熄渴望已久的反彈。
在聯準會 (Fed) 官員發表鴿派言論後,美元指數周二 (28 日) 跌至三個月低點。投資人認為,自去年 3 月進入激進緊縮周期以來,美國經濟成長已開始放緩,而這應會促使聯準會 (Fed) 在明年某個時間點放寬貨幣政策。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合夥人劉大昌表示,首隻沙特阿拉伯 ETF 即將落戶香港,該 ETF 將投資於沙特50家市值最大公司,香港投資者可透過港元和人民幣櫃檯涉獵沙特股市指數成分股。事實上,港交所(00388)近月亦將沙特交易所納入認可證券交易所名單,容許相關上市公司在港作第二次上市,此舉亦促進兩地投資交流。中東作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其中一個重要地區,沙特 ETF 是次掛牌為兩地金融市場長遠合作開展了新一頁,並進一步突顯香港扮演中國內地及中東間重要橋樑的角色,加強香港資本市場對中東企業與投資者的吸引力。 (BC)#畢馬威 #沙特 ETF
美團-W(03690.HK)今日(28日)收市後將公布第三季度業績,該股三連跌,今早高開0.6%報109.3元後,轉勢倒跌,午後跌見103.6元創52周低;現報103.9元,跌4.3%,成交2,259.32萬股,涉資23.89億元。 雖然美團外賣單量或受到宏觀經濟及補貼措施的影響,但受暑假期間季節性出行、騎手成本改善(騎手供給充沛帶來成本優化)、到店業務增長及相關營運溢利率或達30%至35%的市場預測上限水平所支持,本網綜合8間券商預測,美團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non-IFRS)經調整溢利料介乎48.23億至56.9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22年第三季35.27億元,按年增加36.7%至61.5%。中位數49.29億元,按年增加40%。(da/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8個部門發布《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營經濟25條具體舉措,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制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逐步提升民營企業貸款佔比。支持保險、信託等機構及資管產品在依法合規及風險可控前提下,投資民營企業重點建設項目和未上市企業股權。 不盲目停貸 暢通發債 《通知》鼓勵銀行對暫時遇到困難但產品有市場、項目有發展前景、技術有市場競爭力的民營企業,按市場化原則提前對接接續融資需求,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 保持信貸、債券等重點融資渠道穩定,合理滿足民營房地產企業金融需求。 加大首貸、信用貸支持力度,挖掘有市場、有效益、信用好、有融資需求的優質民營企業,開發適合民營企業的信用類融資產品。 深化債券市場體系建設,暢通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渠道。鼓勵和引導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各類養老金、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積極科學配置民營企業債券。支持民營企業以市場化方式購回所發行的債券融資工具。 支持民營企業上市融資和併購重組。繼續深化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研究優化併購重組「小額快速」審核機制,支持民營企業通過併購重組提質增效。 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