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縱走】你沒看過的香港:神仙轍

thumbnail.hkhikers.20170120
thumbnail.hkhikers.20170120

「你沒看過的香港」系到書寫了十數篇,帶過大家到不少荒島,亦曾介紹大家各個奇怪景點。回首一看,好像未曾走進大西北,為大家說說這個黃土劣地呢。那,就跟大家說說地圖上無名的一座「九逕山」吧。

01 - 前往黃泥墩水塘的路上
01 - 前往黃泥墩水塘的路上

黃泥墩水塘

由朗屏西鐵站乘坐港鐵接駁巴士 K66,約半小時即能到達近年賞紅葉勝地大棠。由巴士總站回走僑興路,不久即會走至楊家村。在村間小徑穿梭,沿途欣賞農田及圍村歷史建築,不到半句鐘即見登山小徑在前方出現。沿鋪砌好的梯級山徑上行,很快就會抵達黃泥墩水塘。

黃泥墩水塘於1961年建成,是為香港九個灌溉水塘之一,乃為當年擴建大欖涌水塘時受影響的元朗農民而建。由於此地相對偏遠,是故遊人罕至。然而水塘湖水碧綠如玉、波平如鏡,映照四周群巒環抱,美不勝收。實為難得之一片淨土!

環潭一周,不難發現有多條路徑往不同目的地。要前往「神仙轍」,則需留意「危險警告牌」。由此登山,即為會神仙之正途也。

02 - 黃泥墩水塘
02 - 黃泥墩水塘

神仙轍

於警告牌後前行不久,即見一流水小瀑,水色蔚藍澄澈,筆者將其美名為「神仙池」。續轉彎上行,不遠即見兩條畢直深坑,即為「神仙轍」也。

能得獲此名,是因其所處之地風化嚴重,水土流失沙石鬆散之下,久而久之侵蝕出兩條長達數百米的平行沖溝,有如車輪輾過路上所留下的痕跡。但試問凡間又哪有車輛能留下如此深長的車轍?必定是神仙車輛來訪!「神仙轍」一名就是從此而來。

據前輩所述,神仙轍在七八十年代是山界響噹噹的名字,不少行友也會特地前往探遊,是熱門的行山路線。後來政府見周遭土地貧瘠、了無植被,遂廣植林木欲改善環境。豈料山火無情、一下子就把樹蔭燒盡,而政府為省卻力氣選擇了將枯枝都推盡深溝中了事,以致兩道深溝被枯枝亂木填滿,「神仙轍」奇景不復再,實在可惜非常。也亦因此,新一代的年輕山友對此奇地大都是聞所未聞了。

03 - 神仙轍大沖溝
03 - 神仙轍大沖溝

九逕山

走過數百米前的神仙轍沖溝以後,即進入香港西域獨有的貧瘠劣地,於此亦可遠觀有「千島湖」美譽的大欖涌水塘。此帶山頭浮沙碎石,走來頗為費力。山友亦需留意此帶山路紊亂、加上並無路牌指示,宜多加定位確定自己在沿正途前進。

假日行走於此帶山頭,常會聽見摩打發動的隆隆聲響,那是因為不少越野電單車的「發燒友」也會於此風馳電掣、疾走競速。只見他們一把汽車開動,便前往此奔,再衝上陡坡、濺起黃沙麈土,有如一幕越野電單車賽於眼前活活上演,好不精彩!正因他們,此地亦「開闢」了不少越野電單車路,這些路相對較陡斜、土質亦較鬆散,行者走其中應加倍小心。

04 - 上陡坡
04 - 上陡坡

在山野行走個多小時後,即見一直升機坪,上面就是發射站,亦即是次行程的最高點 – 九逕山。

九逕山,海拔507米,是繼青山後的屯門第二高峰,《新安縣志》亦曾對此山有所記載,但偏偏官方的郊遊地圖卻未有為其命名。九逕山通「九徑山」,相傳是因有九條不同的山徑能通往山頂,但這個說法隨年月變遷相信也再沒去查證了。現時山上建有直升機坪、廢棄的山火瞭望台、發射站等,景觀非常開揚。

05 - 九逕山一帶風景
05 - 九逕山一帶風景

屯門徑

在九逕山觀賞過美妙景色,即可沿總共 983 級的「天梯」下山,十數分鐘即可接至屯門徑。一路西行便可接回麥理浩徑第十段,半小時即可走至終點「何福堂書院」,結束整個旅程。

06 - 九逕山頂發射站
06 - 九逕山頂發射站


路線:大棠巴士總站 > 楊家村 > 黃泥墩水塘 > 神仙轍 > 九逕山 >

難度:三星

起點交通:朗屏港鐵站乘巴士 K66 於大棠村下車

終點交通:何福堂書院步行至屯門市中心巴士站或港鐵站

 

本文摘自山城縱走有份參與,由友晟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知情識趣遊香港3》。

 

作者:山城縱走 |一群熱愛行山、尋幽探秘的年輕伙子,用鏡頭、文字、熱血,搜羅山野間不為人知的角落,探尋煙沒於叢林間的故事。

更多科技、生活資訊,請留意 appappapps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