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約見發展局 指當局對檢討《建築物條例》態度正面

【Now新聞台】最近工業意外頻生,政府稱會檢討《建築物條例》。建造業總工會會見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後,形容局方對修例態度正面。

政府今年4月修訂《職安健條例》,但工業意外不跌反升,建造業總工會統計數字顯示,修例後至少20名工人死於意外。

立法會議員郭偉强陪同建造業總工會會見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局方對修例態度正面,暫時會以進一步監督承辦商為主。

工會又指,安全主任在執行職務時,面對很多掣肘,認為地盤安全表現不應與安全主任表現掛鈎,政府要重新檢視安全主任的評核制度。

建造業總工會安全顧問李光昇「他(安全主任)和老闆提議了,老闆做或不做,如果老闆不做時萬一出了問題,就會將責任歸咎安全主任,對安全主任而言是絕對不公平的。」

郭偉强認為,發展局可以盡早考慮除牌,提高阻嚇性。

立法會議員(勞工界)郭偉强:「希望日後能夠更好反應,即是不是說發生了很多宗(工業意外),才考慮除牌,而是只要明顯,有安全措施做不足,都應提早考慮除牌,因為除牌這個阻嚇性,分分鐘比提高罰則的阻嚇性還高。」

工程師學會就認為,現時《職安健條例》最高罰款1000萬元及監禁兩年,已有相當阻嚇力,不應同步檢控及紀律處分。

工程師學會安全工程專責事務委員會委員何賜明:「我覺得有些不合邏輯,法庭都未判這件事情,就要採取紀律聆訊,是否雙重標準去審案?發生意外是否完全責任在承建商身上?責任在所有持份者身上都有,不只是在承辦商身上,承辦商只是工人的上級組織工人去施工。」

他又說,現時紀律委員會處理部分個案,需時長達10年並不理想,建議加快進度。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