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鐘服務被投訴質素參差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現時不少團體營辦長者平安鐘,工聯會質疑社署對營辦商缺乏監管,導致部分供應商質素參差,例如長者致電熱綫時沒有人接聽,或等候長時間才有人接聽等。有婆婆在安裝平安鐘後認為質素欠佳,欲取消服務,被要求賠償四百多元安裝費,不滿受誤導。 現時平安鐘的營辦機構,除老字號「一綫通平安鐘」外,另還有一間志願團體和五間商業團體,符合資格長者可從政府領取每月最多一百元,支付平安鐘服務費,過去三年,政府合共資助一億四千多萬。 工聯會昨指現時平安鐘並沒有採用註冊及質素規管的措施,例如電話支援中心的熱綫工作人員人數,接應召援的時間速度,機件質素和穩定性等,都沒有指標,當服務供應商營運手法不當,如進行非應邀式的推銷,長者亦追究無門。組織希望政府制定標準,監管營辦機構。 取消服務要賠400元 接受工聯會協助的林婆婆表示,今年五月底,長者安心通協會上門指安裝平安鐘服務,當時安裝人員可講出她的姓名和電話,以為是「一綫通平安鐘」,不虞有詐,其後因為覺得平安鐘音量太大又無法調校,要求取消服務,卻被長者安心通協會要求賠償安裝費用四百多元。林婆婆表示當時安裝人員只講合約為期一年,沒有說取消服務要賠錢。 長者安心通協會陳先生回覆查詢表示,協會有要求員工清楚向安裝服務的長者,講明合約為期一年,不過對於有長者不清楚取消合約需要賠償一事,承諾進行檢討。他指工人上門安裝後,會為長者調校平安鐘的音量,如長者認為音量太大聲,可以再安排專人上門免費修整,但從未收過事主有關要求。 社署回覆表示,署方及相關部門已就平安鐘訂定標準,現時所有供應商的產品均符合有關規定,已印備相關單張供市民參考,自行選擇服務供應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