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理病變或致霉爛 跑步後腳跟紅腫勿輕視 骨科醫生提醒阿基里斯跟腱斷裂癥兆

研究顯示近 40% 至 50% 跑手的「阿基里斯跟腱」(即腳跟後跟腱)會有不同程度問題(Getty Images)
研究顯示近 40% 至 50% 跑手的「阿基里斯跟腱」(即腳跟後跟腱)會有不同程度問題(Getty Images)

近年愈來愈多市民喜愛跑步運動,希望保持強健體魄。多做運動當然有無數好處 ,但骨科醫生提醒市民,原來過度訓練有可能導致腳跟後跟腱受傷不自知,結果導致跟腱霉爛才求醫,嚴重或出現撕裂,甚至斷裂,需要進行修補手術。骨科專家估計,現時本港約有一成人跟腱出現病變,多數是勞損所造成,而近年因為跑步而導致跟腱受傷的情況亦有增加,研究顯示近 40% 至 50% 跑手的「阿基里斯跟腱」(即腳跟後跟腱)會有不同程度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助理教授凌家健,接受《Yahoo新聞》專訪時指出,腳跟後的一條跟腱,是人體最粗大的一條跟腱,主要接連腳跟部位,醫學上稱為阿基里斯跟腱。這條跟腱對正常步行非常重要。市民做運動時,有可能令這條主要跟腱慢慢出現發炎和退化,尤其當進行一些劇烈又或須跳躍的運動例如籃球時,更有機會斷裂。

腳跟後的一條跟腱,是人體最粗大的一條跟腱,主要接連腳跟部位,醫學上稱為阿基里斯跟腱。
腳跟後的一條跟腱,是人體最粗大的一條跟腱,主要接連腳跟部位,醫學上稱為阿基里斯跟腱。

凌醫生表示,創傷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急性,病人突然因為創傷令跟腱斷裂,須即時接受治療例如修補手術;另一種可形容為慢性,病人不知道跟腱已出現病變,繼而受創,直至跟腱霉爛才往求醫。跟腱受創的初期徵狀是腳跟部位疼痛及出現紅腫,之後痛楚加大,甚至難以步行。

容易忽略初現徵狀

凌醫生說,很多人對初現的病徵不太理會,以為過些時間便會復原,結果跟腱創傷加劇才往求醫。他提醒市民,如果做完運動或一些跳躍動作後,差不多每次都是同一個位置疼痛或出現紅腫,持續多於一天,就可能是跟腱已有病變迹象。

他舉例說,一些參加馬拉松比賽的運動員,堅毅的意志力確實令人敬佩,但亦可能往往因為忽略了痛楚或紅腫的初期徵狀,沒有及早求醫;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跟腱功能相對比較差一點,都需要多留意有沒有這些病徵。

凌醫生提醒市民,如果做完運動或一些跳躍動作後,差不多每次都是同一個位置疼痛或出現紅腫,持續多於一天,就可能是跟腱已有病變迹象
凌醫生提醒市民,如果做完運動或一些跳躍動作後,差不多每次都是同一個位置疼痛或出現紅腫,持續多於一天,就可能是跟腱已有病變迹象

若撕裂需做修補手術

至於治療方法,凌醫生指,通常可透過物理治療為病人處理跟腱病變或創傷,但若果已出現嚴重撕裂,甚至斷裂,就需要進行微創的修補手術,甚至使用另一部位的跟腱填補。病人康復後,不會有任何後遺症。

在過去的四十年中大醫學院矯型外科及創傷學系對跟腱研究有不少貢獻,當中對包括跟腱病發機制的解析,以至幹細胞技術在治療跟腱問題中的應用潛力的闡述。現時中大醫學院正積極研究再生醫學,凌醫生指出,在一些無法修補的情況下,再生醫學的概念就是如何提升病人的跟腱自我修補的能力,包括使用脈衝磁療或在研究室內測試跟腱幹細胞薄片加速修復,刺激病人的跟腱生長,最終達致修補的成效。目前仍然需要收集更多數據進行研究,期望未來五至十年可以研究成功。

市民做運動時有可能令腳後跟主要跟腱慢慢出現發炎和退化,尤其當進行一些劇烈或須跳躍的運動如籃球時,更有機會斷裂(Getty Images)
市民做運動時有可能令腳後跟主要跟腱慢慢出現發炎和退化,尤其當進行一些劇烈或須跳躍的運動如籃球時,更有機會斷裂(Getty Images)

行山易「拗柴」 宜穿着合適行山鞋

被問到近年市民喜愛行山,會否也容易導致跟腱受傷?凌醫生表示,行山相對出現跟腱病變或受創傷的機會較低,反而行山較多會發生「拗柴」的意外。 「拗柴」一般形容足踝關節外側韌帶受傷,但傷勢不局限在韌帶,附近的軟組織包括軟骨也是經常受創。

他建議經常行山人士應該選擇適合的行山鞋,尤其在濕滑的溪澗要特別小心。若果行山時不慎「拗柴」,最好是不要亂動傷者的腳部,即時協助傷者前往求醫。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助理教授凌家健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助理教授凌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