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政府研究輸入小巴司機 工會稱不排除司法覆核及罷工

據悉政府研究輸入小巴司機 工會稱不排除司法覆核及罷工
據悉政府研究輸入小巴司機 工會稱不排除司法覆核及罷工

【Now新聞台】消息指,政府研究輸入小巴司機,以解決人手不足問題。有小巴商會形容輸入外勞是刻不容緩,又對內地司機的技術有信心;有小巴工會表明反對,不排除會司法覆核及罷工。

現時行走各區的專線小巴有約3300架,不過,小巴司機數目嚴重不足。消息指,政府計劃參考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為專線小巴行業也輸入外勞。

的士小巴商總會贊成做法,估計行業欠缺約1600名司機,形容請人是刻不容緩,建議首階段引入鄰近的深圳等大灣區司機。

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我想(外勞薪金)絕對不會低於現有香港工友(薪金),最重要是增加人手,現在最慘是想請人,也沒有人駕駛,提供的服務就越來越差。」

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專線小巴固定路線每天重複走十多次架次,來來去去數條街,我想一般駕駛者很快適應,我對他們的駕駛技術絕不擔心。」

不過,小巴司機代表則認為,司機要非常「熟路」,不容易勝任,而行內待遇欠佳、工時長,才會缺乏司機入行,表明反對輸入外勞「爭飯碗」,不排除會司法覆核及罷工。

公共小巴分會主任陳逢源:「我們可以說是技術人員,例如香港目前洗碗女工65元至70元時薪,但是我們職業小巴司機只是50多元,連一名洗碗女工也不如,誰會入行?」

勞工處列明,駕駛員、文員及髮型師等,通常不包括在補充勞工計劃下可以輸入勞工的職位。

有議員質疑,若政府輸入司機,做法繞過勞顧會。

立法會議員陸頌雄:「過程需要勞資協商同意下才做決定,而不是政府及商界好像官商大聯歡,就決定輸入外勞,這是我們勞工界覺得難以接受。」

業界建議政府先審視行業人力資源及培訓等,最後一步才考慮輸入外勞。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