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發展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 增親水設施登山吊車

【on.cc東網專訊】為使旅遊業有多元發展,更有議員近日要求政府善用離島的特色。政府建議發展「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把長沙、水口、石壁和貝澳打造旅遊度假好去處,例如在沙灘增設親水設施、登山吊車及露天博物館等,既加強訪客保育意識,同時可促進地區經濟。

「南大嶼生態康樂走廊」的發展計劃,包括擬把長沙打造成康樂樞紐,下長沙可建立具地標性的訪客中心,提供餐飲、零售、觀景設施,亦提供室內及戶外場地舉辦全年不同活動,例如市集;並在上長沙沙灘增設多元化親水設施,包括水上活動及康樂中心、休閒及歷奇水上活動區、休閒碼頭、沙灘營地等;上長沙山林就可增設繩索歷奇等設施、登山吊椅及優質度假住宿等。

當局計劃善用石壁的水塘和海景,增添休閒寧靜、文化歷史及拍攝愛好者的設施,以「露天博物館」為概念,在水塘旁提供文物徑。水口方面,則建議善用豐富的天然資源,增設推動保育工作的教育中心,介紹具保育價值的沙坪和馬蹄蟹等,以及傳統鄉村文化。

此外,又計劃在貝澳灣西面提供行人步道,讓訪客觀看樹林生態,欣賞貝澳灣和芝麻灣美景,並在山坡發展以自然生態為主題的優質營地,以體驗式教育學習自然生態。

當局前年進行的基線調查發現,假日平均每日有約2,700人到訪長沙、水口、石壁和貝澳,估計各設施落成後,假日旅客數目每天增加約4,000至6,000人;當局計劃加強陸上和水上交通連接,並探討控制訪客數量的措施,例如透過網上預約或提供實時交通和人流等,讓訪客有更好的旅遊體驗,確保生態環境不受破壞。

至於所需的開支方面,當局指經過初步接觸,有私人機構或投資者已表示有興趣參與部分項目,認為可引入市場創意和資源,而且可減少政府開支的負擔。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