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從《黑白大廚》看CEPA改革

《黑白大廚》全球熱播,香港影視產業可借鑑「韓流」,如何藉CEPA新協議突圍。(網上圖片)
《黑白大廚》全球熱播,香港影視產業可借鑑「韓流」,如何藉CEPA新協議突圍。(網上圖片)

「香港為何拍不出《黑白大廚》?」最近幾星期,從餐飲業、影視圈到政商界,不少人恨得牙癢癢。事實上,本港擁有79家米芝蓮星級食肆(7家三星級),而南韓只得36家(一家三星級)。但另一方面,本港影視產業儘管早於1960年代崛起,近年卻顯然遜於「韓風」;其中一個原因關乎市場腹地體積,畢竟本港700多萬人口,僅及南韓約15%,攝製資源有限,「賣埠力」亦大不如前,不利於「精心打造」國際級節目及培養人才。不過,隨着港府與中央早前簽訂《CEPA補充協議二》,這種劣勢有望得以扭轉。

Netflix投資 韓食對決風靡全球

《黑白大廚》近期風靡全世界,該節目由Netflix投資,在南韓攝製。作為「料理對決」節目,《黑白大廚》邀請了南韓100位廚師參戰,包括20位「白湯匙」菁英名廚,以及80位來自街頭巷尾小店的「黑湯匙」廚師,最終獲勝的冠軍可得到3億韓圜(約合170萬港元)獎金。

若單看節目模式,《黑白大廚》本身新意不大,從美國、日本到中國內地及香港,都曾有過同類型節目。然而,獲得Netflix重金加持,《黑白大廚》在舞台設計、拍攝、燈光、氣氛營造等方面都精雕細琢,達致國際上同類節目罕見的極高水準。因此,該節目自9月17日於Netflix啟播後,即使被翻譯為多種不同語言,仍能在世界各地大受歡迎,目前已在至少28個市場躋身播放率十大之列(在南韓、香港、台灣及新加坡更成為播放率冠軍)。

與此同時,《黑白大廚》掀起一股「韓食」熱潮,令全球很多觀眾對南韓美食深感興趣,部分人更立刻預訂機票及酒店,急不及待飛往當地覓食。尤其是100位參賽廚師所屬的食肆,據南韓《中央日報》報道,在該節目啟播後一星期內,網絡查詢量飆升74倍,訂座量亦急漲148%。當地不少經濟學家預期,「黑白效應」將為南韓的餐飲、旅遊業以至整體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

當地不少經濟學家預期,「黑白效應」將為南韓的餐飲、旅遊業以至整體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
當地不少經濟學家預期,「黑白效應」將為南韓的餐飲、旅遊業以至整體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

眼見《黑白大廚》紅遍全球,本港餐飲業、影視圈及政商界不少人都恨得牙癢癢。適逢港府近期致力推動「熊貓經濟」、「廟街經濟」、「夜空經濟」等各種XX經濟主題,卻似乎都不及南韓「黑白經濟」效益宏大。

事實上,若論「星星」,香港今年有79家米芝蓮星級食肆,較南韓(36家)高出一倍以上。在《黑白大廚》擔任總評審的安成宰,號稱為「三星級名廚」,正是南韓唯一一家三星級餐廳Mosu的總廚,地位崇高。但在香港,至少有7位同等級數三星總廚,來自富臨、唐閣、志魂、Ta Vie、Joël Robuchon、Caprice及8½ Otto e Mezzo BOMBANA。同時,作為「美食天堂」,本港滙集世界各地佳餚,多元化程度遠勝於南韓。

不過,如同任何飲食節目,烹飪美食只是《黑白大廚》其中一方面元素,另一方面則關乎攝製質素及娛樂性,而這正是《黑白大廚》超越國際上大部分同類節目的主要原因。毋庸置疑,以歌星、劇集、電影、綜藝節目為代表的「韓娛」潮流近年大行其道。與之相比,香港雖曾被譽為「東方荷里活」,影視產業早於六十年代已崛起,實屬「韓娛」之「前輩」,可是目前的全球影響力顯然已落於下風。

香港影視產業被南韓後來居上,背後牽涉多方面原因,其中一項要素與市場腹地體積有關。例如香港的電視台製作「料理對決」節目,若只以本地700多萬人口為目標受眾,按收視率及廣告收益推算,難以投入大量成本以追求盡善盡美。最後要不是變成《美女廚房》之類搞笑節目,頂多也只能好似《街坊廚神》或《踢館》「限米煮限飯」,雖不乏娛樂性,卻很難在國際上贏得廣泛激賞。

本港影視行業在以往黃金時期,除了本地市場還會「賣埠」至東南亞,有助擴大受眾規模、增加製作資源,當年的南韓也是一個重要外埠市場。但時移世易,現今影視產業國際化競爭激烈,東南亞各地本土製作也急起直追,港產作品「賣埠力」大不如前。

本港影視人員長期習慣製作低成本節目,即使可用「蔗渣價錢」做出「燒鵝味道」,卻缺乏空間追求更高水平工藝。在此情況下,他們就算突然遇到「天降橫財」,例如獲Netflix重金投資開拍節目,霎時間也未必能夠打出「世界波」水準。畢竟人才培養講求長時間浸淫,難以一蹴而就。

本港影視人員長期習慣製作低成本節目,即使可用「蔗渣價錢」做出「燒鵝味道」。
本港影視人員長期習慣製作低成本節目,即使可用「蔗渣價錢」做出「燒鵝味道」。

瞄準中港合拍劇 攻廣東市場

正如本欄上周在〈香港做「改革開放2.0」橋頭堡〉一文提到,特區政府與中央日前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服務貿易修訂協議二》,為本港的金融、電訊、專業服務等產業進一步開放內地市場。其中一項最大驚喜關乎影視產業,例如「中港合拍劇」今後只需由省級廣電局審批,網絡電視劇不再對香港主創人員設有數量限制,經廣電總局批准的「港產劇」更可在內地電視台黃金時段播放。

由此角度看,單計廣東省已有1.27億人口,相當於南韓2.5倍,與日本(約1.22億人口)相若,兼且粵省大部分居民「講廣東話」。故本港影視產業若能把市場腹地由700多萬人擴展至整個廣東省,攝製資源便可望激增;再結合香港作為「東方荷里活」的根基及國際視野,不無機會炮製出好似《黑白大廚》熱爆全球的世界級節目。

當然,借鑑「韓娛」自九十年代後發展歷程,能否做出精采作品除了關乎資源成本,同樣不可或缺是創作自由度。香港與內地的CEPA也需要進一步改革開放,盡量減少條條框框限制,讓兩地的人才和資源充分發揮,便可望在各方面構建真正的「世界級大灣區」。

高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