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慎防「淺層負資產」深層化

樓市淡風尚未扭轉,市民對入市買樓仍抱審慎態度。(資料圖片)
樓市淡風尚未扭轉,市民對入市買樓仍抱審慎態度。(資料圖片)

本港樓市持續低迷,金管局最新公布負資產個案達到4.1萬宗;仲量聯行更估計,若計及發展商按揭及財務公司二按,真實的負資產數量可能多達8萬宗,直逼2003年高峰期的10萬宗水平。當然,負資產「苦主」並非全都水深火熱,事關「負一蚊」和「負一千萬」都是負資產,處境卻不可同日而語。基於樓價跌幅、按揭條件、失業率等差異,相比起2003年,現今「苦主」們普遍屬於「淺層負資產」,依然「有得救」,當務之急是防止這種情況擴大及「深層化」。

據金管局公布,截至9月底住宅負資產個案達到4.1萬宗,創2003年以來新高,更較6月底(3萬宗)激增34%。值得留意,由6月底到9月底的3個月內,本港住宅樓價跌幅不算太大,中原指數由141點降至136點(跌幅約4%),差估署樓價指數則由303點降至288點(跌幅約5%)。在樓價未見急瀉情況下,負資產個案卻猛增逾三分之一,相信主要是銀行下調物業估價幅度較大,導致大批業主墮入負資產範圍。

仲量聯行料負資產實際8萬宗

與此同時,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指出,金管局的數字未有計及發展商按揭及財務公司二按個案,因此他認為當局其實低估了真實情況,「可以肯定負資產實際數字水平更加高」。據其估計,目前本港負資產個案可能已經達到8萬宗。

事實上,金管局的統計僅涵蓋由銀行承造的一按貸款。不過近年來,由發展商提供、俗稱「呼吸plan」的高成數按揭日益普及;同時自2019年疫情爆發後,部分業主為了周轉,向俗稱「財仔」的財務公司借取二按、三按甚至N按,這些個案都是最容易淪為負資產,卻未被納入金管局統計,難怪曾煥平認為真實的負資產宗數較官方統計高出一倍。

不過另一方面,大家對於「負資產」這三隻字也不必聞風色變。一來這僅表示相關物價最新估值已低於按揭餘額,卻未計算欠款人其餘「家底」(例如現金、股票、其他物業等資產價值);二來如文首所講,「負一蚊」和「負一千萬」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負幾多」才是關鍵。

中原指數由1997年6月的104點高位,到2003年8月最低跌至31點,累瀉逾70%。
中原指數由1997年6月的104點高位,到2003年8月最低跌至31點,累瀉逾70%。

樓市較高位累挫28% 不比九七

從整體脈絡來看,現今的負資產情況跟2003年存在三大差異。首先,中原指數由1997年6月的104點高位,到2003年8月最低跌至31點,累瀉逾70%。樓價勁插七成,輕易插穿業主們防守能力,亦意味他們普遍「負」得很深。舉例說,一個物業買入價為500萬元,按揭餘額為400萬元;但隨着樓價瀉七成至僅150萬元,意味業主即使賣出物業,仍繼續欠銀行250萬元,實在難望「返家鄉」。

與之相比,在今次周期,中原指數由2021年的191高位,跌到現在137點,累瀉約28%。因此業主們即使淪為負資產,其物業最新估價與按揭餘額的差距亦普遍不會太大,未至於深陷絕望。

其次,在1998年之前的樓市高峰期,「炒風」非常熾熱,當時按揭業務監管不嚴,買樓人士不但很容易借取九成按揭,還能用高槓桿「炒」幾個物業。例如一個人可能只有200多萬元本金,卻持有4至5個、總值達2000萬元的物業,絕不算出奇。所以樓價只要略跌一兩成,這些炒家便會「爆煲」兼且「火燒連環船」。

汲取當年慘痛教訓,金管局由2009年到2017年連推八輪「逆周期」措施收緊按揭監管,包括降低按揭成數、引入壓力測試、限制持有多項物業等,港府亦相繼推出BSD、SSD、DSD等印花稅「辣招」。這些審慎措施令樓市「炒風」大致絕跡,市場由用家主導,按揭比率較低,購入物業亦多屬「一個起,兩個止」,就算變成負資產也不等於立刻「爆煲」。

失業率低 業主仍供得起樓

最後,2003年的慘況不但是負資產超過10萬宗,同時失業率亦達到8.6%歷史高峰。當時不少市民慘受雙重打擊,既淪為負資產,又陷入長期失業,慘上加慘。反觀目前,本港10月份最新失業率仍維持於3%低位,勞動力供應緊缺,大多數打工仔連續幾年加薪幅度不俗,起碼有能力繼續供樓。

整體來說,撇除少數極端個案,現今大部分負資產「苦主」典型例子是在2017年後入市買樓,在按保計劃下借取較高成數按揭(八至九成),隨着樓價下跌約兩成,現在物業淨資產已變成負數,但幅度不深,僅屬「淺層負資產」。同時,這些業主當年「上會」時接受壓力測試,每月供款佔入息不高於50%,加以此前幾年低息周期減輕供樓負擔,他們又獲得加薪,令供款佔收入比率更低,每月還能「有錢剩」。換言之,該些「苦主」儘管手持物業已變負資產,卻依然「供得起樓」,可能還持有一兩百萬元的現金和股票,整體身家仍屬「正數」。

現今大部分負資產「苦主」典型例子是在2017年後入市買樓,在按保計劃下借取較高成數按揭(八至九成),隨着樓價下跌約兩成,現在物業淨資產已變成負數,但幅度不深,僅屬「淺層負資產」。
現今大部分負資產「苦主」典型例子是在2017年後入市買樓,在按保計劃下借取較高成數按揭(八至九成),隨着樓價下跌約兩成,現在物業淨資產已變成負數,但幅度不深,僅屬「淺層負資產」。

政府必要時應「加甜」

講到底,「淺層」和「深層」負資產情況的最大分別,在於前者仍可望「有得救」。舉例說,即使樓價不回升,但只要維持平穩,隨着業主每月供樓減少按揭餘額,或許在數年後便能「脫負」。

從社會角度看,現時最值得擔心的是「有得救」變成「冇得救」,萬一「淺層負資產」情況擴大(例如突破10萬宗)及惡化(按揭餘額與物業估價的差距愈拉愈大),本港社會恐怕會好似2003年般深陷愁雲慘霧、悲劇頻生。正因如此,港府必須密切關注樓市走勢,在有需要時「加甜」支持市場,避免「深層負資產」困局捲土重來。

高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