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候任區議員稱區議會與本身工作是時間編配問題

朱偉林(左)表示,預了在課堂時間參與公職會議;柯創盛(右)表示,履職監察指引合理。

政府昨日公布《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指引》及修訂後的《區議會常規》範本,包括列明區議員每年區議會會議出席率不得低於八成、每年提交工作報告等。

身兼新界校長會主席的候任北區委任區議員朱偉林,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被問到要符合指引是否有難度時回應說,本身在地區校長會服務,也習慣每星期七天工作,認為主要是時間編配問題,現時擔任校長也不會「匿埋」在學校工作,預了在課堂時間參與公職會議,又相信學校可與社區融合。

對於指引要求區議員必須參與每星期一次的「會見市民計劃」,朱偉林說,由於市民周一至周五也要上班,他初步傾向安排周六、周日會見市民。他又透露,目前正與其他北區區議員商討,新設的區議員辦事處會否聯合營運。

成功連任、本身是觀塘區議會主席的柯創盛在同一節目表示,履職監察指引合理,認為經任何「跑道」進入區議會的議員,工作也應更符合公眾期望。對於指引要求區議員每年要提交工作報告,他說,自己向來習慣每季、每年交報告向市民問責,但對新任區議員,有關要求可能有挑戰。

新一屆區議會將改由當區民政事務專員出任主席,柯創盛認為可提升效率,做到行政主導,會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