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料「新股通」10年內成事
10年前,連接中國內地與海外資本市場的「滬港通」橫空出世,自此互聯互通機制不斷成長,不但重塑港股生態,推動A股國際化,更衍生出「債券通」、「理財通」等各種版本。
雖然互聯互通過去10年成果甚豐,惟當年推手之一、港交所(00388)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未能成功推出「新股通」屬最大遺憾,他至今仍深信「新股通」能為內地及香港帶來巨大貢獻,為可行之舉,只是短期時機未到,相信未來10年內一定可以成事。
李小加在2014年「滬港通」推出後不足兩年,便已在港交所《戰略規劃2016-2018》中首次提及「新股通」,惟多年來一直只聞樓梯響。市傳當年因上海欲推進國際板,故本港需要讓路;甚至傳出港府官員認為有關議題敏感,一度施壓禁止港交所再談及「新股通」。
對於本港能否再爭取「新股通」,李小加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相信現時港交所方面自有考量;而互聯互通要在現有基礎上再現突破,「新股通」為最自然、亦是最具影響力的發展方向。「我個人是覺得,對國家整體好的事情,我們大家、上海及香港都應該支持。」
目前國際形勢與10年前大為不同,惟李小加相信,「新股通」背後戰略及邏輯皆沒問題,放諸今日仍適用。「外邊的公司、特別是對中國很重要的資源,如果讓它直接進國內上市,現在長期來看是很難;但光在香港上市也沒有意義,那什麼情況下對大家都有意義?那就只有『新股通』。」
添港上市吸引力 助人幣國際化
李小加稱,「新股通」是當日他推出互聯互通的終極目標(ultimate objective):「二級市場通只是解決投資上的需求,一級市場通才對世界有更大影響」。他說,此舉不但能提升香港對國際企業作為上市目的地的吸引力,同時對國家亦有裨益,如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他舉例,沙特阿美(Saudi Aramco)來港透過「新股通」上市,內地投資者可以人民幣認購,消費者也可透過投資沙特阿美來自然對沖油價;同時,國際企業透過「新股通」籌得人民幣後,亦可用於投資中國國債等人民幣資產,「讓他們也變成我們的債主,我們欠他錢,但擁有他的股票,又是一個natural hedge。」
內地經濟挑戰多 現非合適時機
不過,李小加同意,目前並不是推進「新股通」的合適時機,皆因內地經濟面臨諸多挑戰,中國資本並非處於極其豐富的時候,現在還要拿內地的資金去投海外IPO,在可見將來都不會是當局的優先選項。「但這種東西,我們都是10年看一次的話,那肯定(「新股通」)在未來10年內、幾乎百分之百會出現。」
互聯互通的落實,成功在內地及香港形成共同市場;惟時移世易,如今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緊張,此時還高舉共同市場,會否不合時宜?李小加直言,以往國際間「都很友好」的狀態已不復再,香港今天能寄望的最佳情況,就是盡力避免全方位「divorced」(分手)。
「錢是最難divorced的,錢是流動性很強的東西,它追隨『貪婪』和『恐懼』,政治上的挑戰對它來說只是『恐懼』的一部分,但『貪婪』起很大作用的時候,它是可以克服『恐懼』的。好像今天(訪問當天港股成交近3000億元),今天來了多少錢?前一段都信誓旦旦的說香港已經over(玩完)的,現在照樣都來了,對吧?」。
李小加寄語香港,就「保持在中間這個地方」,我們既無力阻止政治、科技上的「divorced」,「但我們要確保當有足夠的賺錢機會時,錢能夠來這裏,沒有恐懼,或把恐懼降至最低。」
採訪、撰文:吳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