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馴狗路

(綜合報道)白鬍銀髮,身形魁梧,能令惡狗變乖犬的本地著名馴犬師張松照,自十五歲踏足馴犬之路,今天年過七十,那股「教狗」熱誠絲毫不減。永不言休的他,看盡本地馴犬界興衰,見證犬隻服從賽事變質,心中既憤怒又感慨。他認為做人和馴犬一樣,心中那團火,不可熄滅! 自小喜歡犬隻的張松照,於1958年入行學習訓練犬隻技巧,轉眼五十七年,期間成為甲級練狗師及贏過不少犬隻服從比賽獎項,經驗豐富。請教他馴犬心得,他立即拋下八字真言:「威逼利誘,因材施教。」他指,這是師傅梁泰嵩給他的真言。意思是,狗狗喜歡食物,便用食物教牠;喜歡玩球,便用球教他,「還要藉溝通多點了解牠們,因材施教,不能使用暴力,但要保持威嚴,做其領袖。做不到領袖,狗便會『恰』你,狗之所以咬人亦因如此。」說罷,隨即牽出十個月大狼狗做示範。眼前的張松照雙目炯炯有神,叫人望而生畏。狼犬也好像感受到他的逼人氣燄,乖巧的緊跟隨他的腳邊慢走。接連串示範,包括跳越障礙物、叼起啞鈴及搜索「白粉」等,狗狗偶爾會不服從指令,張松照說就算經驗老到如他,也會經常出現犬隻不聽話情況。「要教好一隻狗,最重要是投放時間。不是一會兒,而是長時間不斷重複練習,牠們才會明白。狗和人一樣,會有脾氣,要在牠興奮的時候完成訓練,做完動作給予獎賞,狗狗才有興趣繼續學。」他指犬隻約兩至三個月大時,便可接受訓練,初期主要教授基本指令如安坐,他強調,學習必須循序漸進。 馴犬需時,學習馴犬技巧同樣要投放長時間,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張松照回憶,入行後至少花了十年時間打好基礎,考牌也需要經專人考核,過程嚴謹專業,「1977年我考甲級練狗師時,要寫兩篇論文,還有專人考核。我現在仍在學習,做到老學到老嘛。」他慨歎坊間部分馴犬課程質素參差,「我教學生重實踐多於理論,教狗需要時間,不是一、兩小時便學會。可惜,有些人學了兩、三個月便去教人搵錢,教兩小時收二千元,教十個人已收二萬元,這樣騙人就不對!」 跟張松照學馴犬,起碼要一年,學費四萬八千元,每星期上三堂,每堂約兩小時,計起上來,每小時只約一百五十多元,非常超值,「我會按程度去教,假如有三個新人,便編同一組,教基本動作;另一邊舊人,則教警衛、搜索等高級動作。」讀一年便可掌握相等於公開服從比賽高級組的程度。「若有心玩專業比賽者,要勤於練習,自己有養大狗更好。假如沒狗可以來學院練習,每星期至少練四至五天。」他樂意向徒弟傾囊相授,李德良、張婉琪等高徒輩出,張氏深感安慰。同時他亦抽空義務教導基督教得生團契的戒毒青年馴犬,協助他們學會一技之長,「我教他們時,會反問他們為何隻狗有氣有力?因為牠無『High』,吸毒便會烏眉瞌睡,啟發他們思考人生。」 多年來看盡本土馴犬界變遷,張松照感慨,昔日狗展和犬隻服從比賽均是高尚活動,今天專業比賽發展卻停滯不前。「我由1998年起參加犬隻服從公開比賽,全部都贏,但期間也感到質素每況愈下。」他續指,現時本土比賽取消了高級組別,只剩下低級組和新秀組等,「程度高的馴犬師便沒有競爭和進步空間了。」 本地賽事發展衰落,何不舉辦一些國際級犬隻服從賽事?張松照解釋,香港地寸金尺土,以國際護衛犬賽IPO(Internationale Prfungsordnung)為例,舉辦起來相當困難,「一來比賽場地要在整個足球場般大的地方舉行,二來香港許多地方不准犬隻進入。此外,還要考慮人才和師資等因素。」他批評,部分港人欠缺體育精神,「以前玩比賽輸了,便找更好血統的犬隻再比賽,屬良性競爭。現在有些人輸了便吵架,反而不是追求進步。」那去外地比賽呢?「這不划算,運費昂貴,而且每個國家的檢疫手續不同,最實際是發展本土比賽,提升質素。」故此,張松照多年來努力組織自己的犬隻訓練學院,舉辦給「張家班」互相切磋的比賽和考核,同時推動高級IPO犬隻訓練,提升高級馴犬者實力,盼望為本地馴犬界盡一點力。他坦言自己年紀大,計畫把最前的抱負交予徒弟阿良(訓犬導師李德良),但內心的那團火仍燃燒,驅使他繼續親力親為馴犬。他自信,這條熱血馴犬之路,還有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