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重申不尋求與中國衝突 目標是贏得與中國的競爭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回應外長秦剛昨日在記者會表示,如果美方不踩剎車,繼續沿著錯誤道路狂飆下去,再多的護欄都擋不住脫軌翻車,中美必然陷入衝突對抗的言論,柯比強調,華盛頓並非尋求衝突,又認為美中關係沒有變化。
柯比表示,美國的目標是贏得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並絕對希望保持在這個水平,不尋求衝突,重申美國尊重一個中國政策,不希望看到台灣現狀發生變化。 他又再次要求中國,不要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以支持莫斯科當局與烏克蘭的戰爭。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回應外長秦剛昨日在記者會表示,如果美方不踩剎車,繼續沿著錯誤道路狂飆下去,再多的護欄都擋不住脫軌翻車,中美必然陷入衝突對抗的言論,柯比強調,華盛頓並非尋求衝突,又認為美中關係沒有變化。
柯比表示,美國的目標是贏得與中國的戰略競爭,並絕對希望保持在這個水平,不尋求衝突,重申美國尊重一個中國政策,不希望看到台灣現狀發生變化。 他又再次要求中國,不要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以支持莫斯科當局與烏克蘭的戰爭。
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批准新版本的《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構想》文件,強調俄羅斯將消除來自歐洲及北約組織的安全威脅,優先任務是消除美國及其他不友好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所謂的主導地位,以推動世界多極化。 文件說國際安全和平與人類社會公平發展,主要風險都來自美國,脫離美國獲得獨立自主,放棄反俄政策,才能為歐洲帶來安全及福祉。 文件又指俄羅斯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全面戰略協夥伴關係,在國際舞台上互相支持、加強協調,以確保歐亞大陸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安全、穩定及可持續發展。另外,俄羅斯會強化與印度的戰略伙伴關係,並將優先發展與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埃及和敘利亞的關係,亦將在經濟、安全等領域,加強與東盟國家合作。
【彭博】-- 瓜地馬拉表示,其與中華民國的邦誼堅不可破,該國在鄰邦宏都拉斯與中國建交一周後重申了對台灣的支持。瓜地馬拉總統Alejandro Giammattei表示,在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訪問期間,兩人在非常友好的氣氛之下,進行真誠以及坦白的意見交流。他還說,中華民國與瓜地馬拉是策略夥伴關係。Giammattei周五在與蔡英文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瓜地馬拉和中華民國之間的關係堅不可破。他說,推動以對話和協商來解決爭端,以及攜手努力來達成人民對自由、繁榮發展以及主權完整的渴望。瓜地馬拉60年來一直是台灣的盟友,在宏都拉斯上個月與中國建交,並稱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後,台灣現在只有13個邦交國。Giammattei說,對瓜地馬拉來說,台灣是唯一、真正的中國,並稱蔡英文的訪問非常重要。他說,瓜地馬拉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台北在能源、農業等多個領域向瓜地馬拉提供援助。蔡英文說,台灣和瓜地馬拉是共享自由、人權等價值的民主夥伴。蔡英文說,去年中國對台軍演,瓜地馬拉也挺身而出,為台灣仗義執言,在各個國際場合支持台灣的國際參與。蔡英文接下來將前往貝里斯,下周返程時將於洛杉磯過境,預計將會見共和黨眾議院
在北京,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訪華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習近平指出,在東南亞國家中,新加坡參與中國改革開放程度最深,同中國利益融合最密切。中方願同新方繼續用好中新雙邊合作機制會議平台,加強陸海新通道建設,深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和第三方合作,積極穩妥推進兩國人員往來。堅決反對霸道霸凌,明確抵制脫鉤斷鏈,不允許任何國家剝奪亞洲人民追求更美好幸福生活的權利。 李顯龍表示,再次訪華看到中國各地迅速恢復經濟活力。他指出,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鼓吹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會帶來不可預測嚴重後果。新加坡主張國與國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互利合作、避免衝突,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即使有競爭,也要基於相互尊重與信任,不能非黑即白,選邊站隊。
(法新社明斯克31日電) 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今天呼籲,烏克蘭與俄羅斯政府應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展開談判,並在烏克蘭「休戰」。法新社報導,魯卡申柯是白俄強人總統,並且是俄羅斯當局的親密盟友。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說,美國與中國並非處於「戰爭邊緣」,又認為台灣不容易被「征服」。 米利日前接受軍事新聞網站「防務一號」(Defense One)訪問時說,在中美及其他地方,都有言論可能令人以為戰爭即將爆發,或美中兩國處於戰爭邊緣。他警告,要防止這種「過熱」言論上升,各界需要冷靜。他認為,台灣有利防守,是非常難以攻佔的島嶼。他又認為,台灣需要防空系統、反艦導彈及反艦水雷等,美國應該加快向台灣提供武器。 米利早前出席國會聽證會時提到,美國與中俄的戰爭「並非迫在眉睫或不可避免」。 在北京,外交部多次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反對美台軍事聯繫和美國對台出售武器,美方應嚴格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搞「以台制華」。
在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洪都拉斯與中國建交之後,中美洲國家僅剩危地馬拉仍未與中國建交,又指近期危地馬拉將派一位高級別外交官來華。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與洪都拉斯建交之後,世界上有182個國家與中國建交,充分表明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大義、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任何勢力都不能阻擋。她強調,搞「台獨」分裂活動違背中華民族的意志和利益,逆歷史潮流,註定是絕路一條,中方希望危地馬拉認清大勢,早日作出正確選擇。
在北京,國務院總理李強與訪華的馬來西亞總理安華會談。 李強指出,中國願擴大進口馬優質特色產品,加強農業領域合作,分享減貧經驗。增進友好互信,積極開展教育、文化、旅遊、媒體、智庫等領域合作。中國願同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加快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李強又強調,中國將繼續堅定支持東盟中心地位,同東盟各國堅定維護東亞合作正確方向。 安華表示,借鑒中方減貧等成功經驗,推動馬中關係進一步發展。東盟國家願同中國深化對話合作,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表示,加拿大眾議院加中關係特別委員會就所謂加台關係發布報告,試圖虛化、掏空一個中國原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是對中國人民的公然挑釁。發言人說,加方在涉台問題上大放厥詞,妄稱加方的一個中國政策與中方的一個中國原則「完全不同」,污蔑中國威脅地區和平穩定等。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發言人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第2758號決議明確規定的,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是中加關係的政治基礎。不論是一個中國原則還是一個中國政策,其核心都是一個中國。 使館發言人強調,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內政,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任何外部勢力都無權干涉。中方奉勸加方有關政客停止在台灣問題上搞政治操弄,停止損害中方利益的言行,停止為中加關係製造障礙,不要在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
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和四名姐妹今天到湖南湘潭縣祭祖。馬英九在祖墓前拜祭祖父馬立安,並用湖南方言宣讀祭祖文。 新華社報道,馬英九回鄉途中,當地群眾向他問候「歡迎回家」,他用湖南方言回應:「湘潭伢子回來了!」 馬家祖墓位於雙陽村,馬英九與三位姐姐、一位妹妹等家人肅立墓前。儀式遵循當地習俗。第一次回到祖籍地的馬英九宣讀祭文和受訪時幾度哽咽,不時拭淚。他說,實現了多年來的願望。他說,沒見過祖父,但一直心心念念希望到來祭祖。今天看到祖父的墓,內心非常感動。他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是我們中國人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報訊】小一及中一學齡人口持續下跌,教育局指,預計小一學齡人口將由今年的5.7萬人,跌至2029年約5萬人,同期的中一學齡人口亦會由7.1萬跌至6萬。局方將檢視及整合官校資源,包括停辦長期收生不足學校,合併有較多剩餘學位的學校,或重置到其他地區等措施,亦會維持中一每班人數。有議員質疑政府對人口趨勢看法有矛盾,亦有議員關注幼稚園未來收生規劃。
(法新社瓜地馬拉市1日電) 總統蔡英文今天和瓜地馬拉總統賈麥岱一起參訪被譽為馬雅文明心臟的蒂卡爾國家公園,兩人還在該國最重要文化資產「大美洲豹」(el gran JAGUAR)金字塔前欣賞文化表演。瓜國文化部次長巴里沃斯(Jenny Barrios)說,與會政要「今天見證了兩國邦誼的強化」。
台灣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外訪之際,台灣國防部表示,大陸午間編組軍機,分自北、中、南部逾越中線,至下午1時止,共計5批9架次,執行戰備警巡,批評大陸派遣兵力蓄意製造台海緊張,除破壞和平穩定,對區域安全及經濟發展亦造成負面影響。台灣國防部指,會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應處,秉持不升高衝突、不引發爭端原則,實施驅離與警戒監控。蔡英文於3月29日至4月7日出訪拉丁美洲友邦伯利茲及危地馬拉,去程及回程將分別過境美國紐約及洛杉磯,4月5日至7日回程過境洛杉磯時,料會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見面,惟一直未獲官方證實。 (ST)#蔡英文 #逾越中線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表示,中國無法成為烏克蘭戰爭的調解人,因為北京太傾向莫斯科,但中方可運用影響力,促成和平協議。 博雷利在馬德里出席會議時說,中國沒有呼籲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反映中方並無區分侵略者及被侵略的受害者。他強調歐盟不會坐視俄羅斯在烏克蘭建立傀儡政權,亦不會接受歐盟成員國波蘭的邊境地區有俄軍部署。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早前表示,中國在烏克蘭危機方面始終站在和平一邊,勸和促談,當務之急是停火止戰及挽救生命,強調中俄關係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亦不是軍事同盟。他又說中歐看法不盡相同,但爭取和平是共同目標,中方願意與歐方攜手推動和平進程。
在北京,國務院總理李強分別會晤訪華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及馬來西亞總理安華。 李強表示,中方願同包括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在內的東盟國家一道,積極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在提及南海問題時,李強向安華表示,中國願同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加快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安理會會議上表示,中方呼籲所有核武國家切實降低核戰爭風險,避免核武國家之間爆發任何武裝衝突。 在會上,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早前宣布將在鄰國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表示關切,俄羅斯代表則強調,相關計劃與北約在歐洲部署核武沒有分別。聯合國裁軍事務高級代表說,當前使用核武的風險比冷戰以來的任何時候都要高,呼籲所有國家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升級、錯誤或誤判的行動。 耿爽發言時說,中方在核武器問題上的立場明確、一貫。中方堅定奉行自衛防禦的核戰略,始終恪守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的承諾。中方並明確承諾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國家和地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中國是唯一作出這承諾的核武國家,中方主張所有核武國家都不應在境外部署核武並應撤走在境外部署的核武。
【Now新聞台】民主派初選案續審,控方證人趙家賢作供指戴耀廷在文章中說得自己就如唯一的民主派領導人,形容他自負及不負責任,又指如果當時有仔細看他的文章,自己和民主動力都不會承辦初選。 前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繼續作供,主控萬德豪向他展示 戴耀廷在2020年4月20日 於蘋果日報發表的《香港攬炒大對決》,提到民主派正密鑼緊鼓 部署立法會選舉 ,明言立會過半就會否決財政預算案,策略是以「攬炒」迫使中共及特區政府讓步。趙家賢指自己本身沒有看過這篇文章,但看到之後非常「火滾」,當時不同民主陣型、不同光譜的人 還在討論說法,形容就如「拔河」一樣,但戴耀廷在協調的過程中卻寫了煽動性及「預言家」般的文章,認為他是傾向抗爭派。而他無經民主派所有人授權便說得自己像民主派的唯一領導人一樣,「民主派會這樣做的了」,是自負及不負責任的行為。他承認民主動力亦沒有盡責審查,強調自己若當時有仔細看他的文章,深信自己及民主動力都不會承辦初選。控方亦向他展示他的WhatsApp紀錄,寫有2020年4月新界東及港島區協調會議的會議重點。其中在新界東的會議上提到積極運用否決權,期間有民主黨等傳統泛民表達疑慮。趙家賢點名指鄒家
Reuters 美中台關係微妙,台灣前任總統馬英九與現任總統蔡英文,幾乎同期分別出訪中國大陸和美國。而稍早,洪都拉斯(或譯宏都拉斯)正式與台北斷交,與北京建交。 中俄關係持續備受關注,BBC中文採訪專家,從習近平與普京的肢體語言,解讀兩國關係。而適逢越南戰爭50週年,學者給出美國戰敗的七個原因。 剛剛過去的一周,BBC中文有以下新聞內容受到讀者的關注。如果你錯過了,帶你一一回顧。 1. 馬英九訪問中國大陸、蔡英文過境美國 ...
國務院總理李強與訪華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談。會談前,李強在人民大會堂為李顯龍舉行歡迎儀式。 李強表示,李顯龍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了中新「全方位高品質的前瞻性夥伴關係」的新定位。中國始終視東盟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堅定支持東盟中心地位,願同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盟國家一道,聚焦發展與合作,積極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新一直是經濟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堅定捍衛者,中國願同新加坡共同抵制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企圖,攜手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李顯龍表示,新中「全方位高品質的前瞻性夥伴關係」既反映了新中合作的本質,也體現了給兩國人民帶來的利益,為雙邊關係發展指明了戰略方向。 新方願同中方一道,充分用好副總理級雙邊合作機制,拓展金融、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糧食安全、城市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合作,深化陸海新通道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密切人文交流,打造雙邊和區域合作樣板,推動兩國關係繼續與時俱進,再上新台階。
訪華的日本外相林芳正今天將與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會談。 日本傳媒報道,林芳正昨天抵達北京,這是超過3年來,日本外相首次訪華。 報道說,林芳正與秦剛會談時,將就日本人在中國被拘留等問題表達日方立場,亦會就中國海警船駛入日方稱為尖閣諸島的釣魚島周邊海域、中俄增加在日本周邊軍事活動,表達關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日前會見日本前首相、博鰲亞洲論壇前理事長福田康夫時,敦促日方排除各方干擾,為中日關係走上健康發展軌道、重煥生機活力發出積極正面訊息。
【彭博】--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敦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如果中國希望在結束俄羅斯入侵方面發揮作用,應與烏克蘭總統對話。「我們都希望和平,但我們希望和平是公正和持久的,要實現這一目標,那就必須基於被攻擊國家的立場,」桑切斯周五在會見習近平後告訴記者。桑切斯稱,西班牙與歐盟的立場一致,支持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幾個月前提出的結束衝突的藍圖,同時回絕了中國提出的凍結俄軍占領領土的計畫。在與桑切斯會晤時,習近平表示,希望有關各方通過對話協商,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他還表示,希望西班牙為促進中歐對話合作發揮積極作用。推薦閱讀:馮德萊恩:中國戰略姿態有意加強 但歐盟應專注去風險而非與中國脫鉤周四,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指出,中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的立場將是中歐關係中的「決定性因素」。這是桑切斯上任以來首次訪問中國,他還試圖通過減少非關稅壁壘來降低西班牙與中國之間的貿易逆差、吸引中國投資者進入該國的電動汽車項目,並提振該國的旅遊業。根據西班牙貿易部數據,該國2022年與中國的貿易逆差較之前一年擴大37%,至416億歐元(450億美元),使中國成為其主要的原物料和商品供應國。西班牙政府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