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國內上映被指刪減多看不懂

《白日焰火》國內上映被指刪減多看不懂

電影《白日焰火》劇照。

儘管頂著金熊、銀熊的光環,《白日焰火》在國內並沒有預期的那麼火爆。

據中新網報導,根據“百度票房吧”初步統計資料顯示,《白日焰火》上映三天,累計票房3920萬,排在好萊塢大片《極品飛車》和同日上映的國產片《英雄之戰》之後,僅列第三位,與去年同期上映的《北京遇上西雅圖》首周7000萬的票房相差不少。業內認為,按照目前的吸金形勢,其預期的3億票房目標很難實現。

首周票房不足4000

上映之前,業內人士對於《白日焰火》充滿期待。上週五,《白日焰火》全國公映,以17.36%的排片領銜一眾新片,僅次於排片榜第一位的《極品飛車》不到2個百分點,院線和影院給予其足夠重視。但其當天的票房表現僅為千萬,還不及《極品飛車》的一半。

隨著上週末兩天影市大盤大幅上升,各片收益都有了明顯增長,《白日焰火》也在大盤帶動下一路扶搖直上,上週末兩天分別斬獲1620萬和1300萬,首週三天累計不到4000萬。

以往3月電影市場正值賀歲檔後的票房低潮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文藝電影、小眾電影的天堂。去年《北京遇上西雅圖》以首周7000萬的絕對黑馬之姿,完勝排片量比它要高很多的兩部進口大片,成為歷年3月檔上映影片的領跑者。

業內此前曾期望《白日焰火》成為繼《北京遇上西雅圖》之後3月裡的又一匹黑馬,並且認為在排片達到17%的基礎上,該片票房至少應該能達到3億。但按照目前的情形看,其票房連能否超越1億也要看本周的表現再定。

口碑兩極

談及《白日焰火》市場表現平平,業內人士認為和口碑兩極有關。

雖然在柏林電影節上捧得大獎,但該片並沒有在口碑上佔有絕對優勢,在評分一向嚴格、影迷要求苛刻的豆瓣網和時光網的評分為7.2分和7.7分,不及《北京遇上西雅圖》的8.1分和7.9分。

部分觀眾認為,該片充滿懸疑,劇情和演員表演都不錯。但與柏林電影節上映版本相比,《白日焰火》刪減了不少戲份,令很多觀眾直呼看不懂。尤其是其中有一段廖凡和桂綸鎂在摩天輪上的激情戲被刪,讓此後廖凡的一些舉動難以解釋,不少觀眾反映感覺比較生硬。

讓人屏住呼吸就是本事

破案故事還能折騰出什麼新花樣?!美劇《犯罪現場調查》已經拍了14年,日本動漫《名偵探柯南》都700多集了,觀眾們被訓練得經常能在員警之前發現兇手……看看《白日焰火》包含的元素,離職員警、神秘女子、兇惡殺手,也都談不上新鮮。想讓故事吸引人,要麼在敘事上設懸念,要麼在思想上挖深度,本片明顯屬於前者。

影片一開頭就比較“重口味”,屍塊被發現,員警剛開始調查就出了人命,給觀眾敲了一記響亮的警鐘—這案子是會死人的,哪怕是員警。當發現這片子是“玩真的”時,觀眾很快開始關心主角的安危。

影片沒有在前面專門拿出時間鋪墊人物,而是讓角色塑造隨破案進程逐步深入;整個破案過程也幾乎沒有走什麼彎路,保證觀眾的注意力始終聚焦在案件關鍵人物身上,懸念的弦一直緊繃著。

何為懸念?希區柯克有個著名的解釋,簡單說就是:一枚炸彈忽然爆炸,只是瞬間的驚嚇,如果讓觀眾眼睜睜地盯著明知會炸的炸彈,會極大限度延長擔驚受怕的時間,這才是真正的懸念設置。

具體說到這部影片,分屍舊案未結又添新案,三樁命案都與洗衣店女店員有關,這讓觀眾明白殺手就在女店員周圍,每次員警與之靠近,就會引發一種既恐懼又期待的矛盾心情,生怕兇手動手,又有點盼著他動手。

本片在懸念細節的鋪墊上同樣很見功力。與那些故意向觀眾隱瞞已知線索的影片不同,本片公平地讓觀眾和員警掌握著同樣多的線索,但交代方式上又大有玄機:被埋在樹下的骨灰,被洗壞的皮氅,明晃晃的冰刀—這些線索經常在首次出現之後不久又會被再次提及,強化觀眾記憶,讓疑惑似乎始終懸在那裡,令觀眾在觀看時滿腹狐疑,甚至屏住呼吸,這正是本片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