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港大罷工明年100周年 工聯會指為愛國重要素材倡辦展覽

省港大罷工明年100周年 工聯會指為愛國重要素材倡辦展覽

【獨媒報導】1925年的英治香港曾發生一次「省港大罷工」,歷時多個月,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在立法會提出書面質詢,稱該段歷史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教材素材」,提出在明年「100周年」透過康文署舉辦特別展覽。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回覆指,正探討展覽可行性,另外署方計劃明年舉辦公眾及教育活動,讓市民加深「省港大罷工」歷史的認識。

中共與港英敍述大不同

根據1925年港英政府撰寫的政府報告,描述罷工的初期發展,以及工會使用共產黨用語來表達訴求,並指罷工背後是廣州政府和共產黨主導。報告又特別提及,負責維持糧食運送、渡輪運作、和街道秩序的義工不但被侮辱成「英帝國走狗(hunting dogs of British Imperlism)」,暗殺他們的行為更被公開鼓吹,即使實施審查,恐嚇信亦可以被寄往該些義工的住址。

由「中央黨史研究室」撰寫的黨史則有另一番描述,稱省港大罷工是「反抗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的政治大罷工」,歷時16個月之久,是史上空前,又稱在世界工人運動史上「也屬罕見」。另外黨史研究室指罷工由中共廣東區委領導,由全國總工會公開指揮。

黃國指活動可「激發愛國熱情」

在立法會,工聯會黃國在立法會提出書面質詢,指明年是「省港大罷工」100周年,當時參與罷工的人數佔香港約四分一,他稱罷工喚起「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還迫使港英當局調整管治政策,減少對華人的歧視與壓迫,他形容該段歷史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教育素材」。他建議當局明年推出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例如舉辦特別展覽,以「激發社會的愛國熱情和凝聚力」。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回覆指就展覽建議,康文署正探討建議可行性,包括與內地文博機構合作,另外署方亦計劃於明年舉辦公眾及教育活動,例如講座,加深市民對「省港大罷工」歷史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