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一本書:《斷捨離》

image

睡前一本書:《斷捨離》

http://66.media.tumblr.com/22eeb795fe230e14261f4dd7e5141319/tumblr_o8t4n5wOtm1vn55ygo1_540.jpg

default

懶足一年,仲唔執屋?但有否發現,其實有時不是因為疏於打掃,而是我們不懂得放棄? 辦公室桌上總是堆積如山,光想到要整理就覺得麻煩,但別小看這懶散的舉動,肯從小開始整理生活裡的各種事,可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大改變。我們往往不知從何著手,更別提在整理的過程中,常常會覺得「捨不得」、「太浪費」、「好可惜」。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著作《斷捨離》都為你一一破除:

「斷」絕不需要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着,是為斷拾離。


  1. 什麼是讓自己感到最愉快也最常用?只要不符合這個標準的物品便淘汰或送人;

  2. 對物品進行減法來為自己的生活加分,即是說每種東西只用最少但最好;

  3. 不用可惜。還能用嗎?不能用了嗎?為思考重點,而是要自問:這個物品適合自己嗎?

  4. 不需要的物品不要佔佔用空間,不要的就是該丟掉;

  5. 如果一次購買兩件以上的物品回家,會忽略另一樣的機率達七成,所以每次只買一件東西;

  6. 購買物品只考慮現在,只有現在要用的東西才買,不要亂花錢去購買將來要用的;

  7. 衣櫃不塞滿抽屜,留下三成的空間成為物品的通道,有了空間就會讓人想收拾整齊;

  8. 人看見一大堆東西,稱不上美觀;但在家俬上只放置少量的物件,才能呈現出設計感,應將空間或數量控制在五成;

  9. 若是新開始,便從一個抽屜或書桌開始……

伸延閱讀:《斷捨離》-山下英子

image

延伸閱讀:

- Steve Jobs的五堂課

- 好習慣:每天發呆至少10分鐘



立即 Follow 「好集慣」 Facebook 每天發掘更多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