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過去5年有條件出院令申撤僅批兩成
政府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在過去5年,接獲申請撤銷「有條件出院令」的個案中,只有兩成獲批。有審裁處成員說,聆訊期間與患者會面時間太短,難以作出決定,大多只能維持原判。 有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說,作決定時要平衡患者和公眾的利益,又認為醫管局就發出「有條件出院令」可以制定指引,但要保留空間作臨床判斷。 有法律學者指出,現行精神健康法例對「刑事暴力傾向」定義太廣泛含糊,建議改善,加強保障病人權益。
政府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在過去5年,接獲申請撤銷「有條件出院令」的個案中,只有兩成獲批。有審裁處成員說,聆訊期間與患者會面時間太短,難以作出決定,大多只能維持原判。 有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說,作決定時要平衡患者和公眾的利益,又認為醫管局就發出「有條件出院令」可以制定指引,但要保留空間作臨床判斷。 有法律學者指出,現行精神健康法例對「刑事暴力傾向」定義太廣泛含糊,建議改善,加強保障病人權益。
新加坡一名67歲獨居婦人,3個月前被診斷患上膽管癌末期,病情迅速惡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她決定放棄化療和藥物治療,寧願為自己圓夢,在葬禮穿上量身訂做的美麗裙子,漂漂亮亮地離開人世。 該名67歲獨居婦人陳貴珠,被診斷患上末期癌症後。更被醫生告知只餘下兩至三個月的壽命。婦人的外甥女表示:「阿姨之前靠做兼職謀生,一個人生活不容易。在我印象中,她是個愛打扮的人,社交廣闊。隨著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她說希望穿上量身訂做的裙子,要漂漂亮亮離開。」。 在醫院社工和新加坡救護車圓夢隊協助之下,陳貴珠慶幸能在短短的日子裡圓夢。她親自向新加坡中央醫院的藝術治療實習生,親自描述了她對裙的要求和喜好,藝術治療實習生便協助繪畫出她夢想中的禮服。裁縫師也抓緊時間,採集布料和樣品供陳貴珠挑選,不到9個小時就已經縫製出象牙白蕾絲高領禮服,趕上了拍攝的時間。 拍攝當日,陳貴珠化上淡妝並戴上飾品,穿上她訂製的裙子,拍下了最美的遺照。在眾人合力協助下,成功一圓「漂漂亮亮地離開」的遺願。 膽管癌是一種膽管系統內的罕見惡性腫瘤,患者通常會在腹部右上區域感到不適或疼痛。而且,由於腫瘤可能會唔壓迫膽管或腫瘤阻礙膽汁流動,因此皮膚和
當你感到口渴或想喝飲品時,那一種飲品最能為你解渴呢? 相信不少人會選擇「水」。但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的一項研究比較了幾種不同飲料的補水反應,結果顯示,水不是最補水的飲品。 研究人員發現,雖然水(無論是靜止水還是氣泡水)都能很好地快速為身體補充水分;不過含有少量糖、脂肪或蛋白質的飲品,則可以更好地讓我們更長時間地保持水分,例如:牛奶。 原理是,喝得越多飲品,飲品就會從胃中排空,吸收到血液中的速度就越快,從而可以稀釋體內的液體,並為我們補充水分。 研究人員發現「牛奶比水更補水」,因為牛奶含有乳糖、一些蛋白質和一些脂肪,所有這些都有助於減緩胃中液體的排空,並在較長時間內保持水合作用。而且牛奶含有鈉,鈉的作用就像海綿一樣,可以保留體內的水分,從而減少尿液的產生。 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的研究小組測試了 13 種常見飲品,按4小時內補水程度,從最高到最低的順序排列如下:1. 脫脂牛奶2. 口服補液(如 Pedialyte 或 Liquid IV)3. 全脂牛奶4. 橙汁5. 可樂6. 健怡可樂7. 冷茶8. 茶9. 運動飲料10. 水11. 蘇打水12. 拉格啤酒13. 咖啡 資料來源: The
一名21歲女子早前在大埔一個公屋單位內,接受肉毒桿菌毒素注射,其後出現頭暈、吞嚥困難等,醫院臨床診斷為懷疑醫源性肉毒中毒,現時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 衞生署表示,根據該名女子提供資料,她曾於本月15日在單位內,接受肉毒桿菌毒素注射。 署方指,她過往健康良好,本月22日起出現頭暈、雙眼下垂、四肢乏力和呼吸困難,昨日頭暈加劇並吞嚥困難,到天水圍醫院急症室求診,轉介至博愛醫院,今日入院。 署方強調,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只應由本地註冊醫生施行,消費者應了解醫生的全名,並查閲香港醫務委員會註冊醫生名單,同時查詢有關專業資格和相關資歷。 署方提醒,中毒病人相關肌肉會受影響,肉毒桿菌毒素亦可能擴散,影響注射部位以外範圍,有機會導致眼瞼下垂、重影或視力模糊、咀嚼困難、聲音沙啞,甚至在吞嚥、說話或呼吸等出現問題,有關徵狀可能在注射後數小時、數日或數星期出現。
香港藝人張致恆(Steven)最近在Instagram宣佈接受結紮手術的消息,並透過 IG直播與粉絲分享他做出這一重要決定的心路歷程。直播期間,許多網友紛紛表達對張致恆的支持,同時也引起社會大眾對男性結紮手術的關注。 外科專科醫生陳東飛表示,男性結紮是一項歷史悠久、發展成熟的外科手術,但在香港仍未算普及,大眾甚至存有不少誤解。他留意到男性結紮個案有上升和年輕化趨勢;雖然手術相當簡單及安全,但男士,特別是未婚或年輕者,接受手術前應深思熟慮。 男性結紮個案有上升及年輕化趨勢 男性結紮手術是一種絕育方法,原理是透過截斷輸精管阻止精子排出,從而達至永久避孕效果。根據陳醫生的經驗,諮詢結紮手術的主要有兩類人:「第一類是已育有幾個小孩的夫婦,他們已完成 預期的家庭計劃,決定不再生育;第二類是沒有家庭計劃的伴侶,在沒有做好避孕的情況下,過度生育令家庭經濟出現負擔。」 據陳醫生觀察,年輕新婚夫婦考慮結紮手術的情況有上升趨勢。此外,更有不少年輕單身男士查詢結紮手術。「身為醫生,會先了解他是否清楚明白手術是永久性的,將來要回復生育能力並不容易。如果男士尚有猶豫的話,則會建議使用暫時性的避孕方法,待真正考慮
香港天氣悶熱潮濕,即使踏入9月,相對濕度依然高企,容易造成指甲真菌感染,灰甲問題相當普遍。偏偏很多患者未必察覺灰甲初期特徵,容易忽視問題而疏忽處理。其實灰甲除了影響外觀儀容,傳染性極高而且難斷尾,一人中招隨時禍害全家,需要在惡化前及早控制!不過市面上治療灰甲的藥物眾多,到底哪一款才能徹底擊退真菌?由註冊藥劑師Billy Chung講解灰甲治療方法!
一名21歲本港女子,據報於本月中在大埔一間公屋注射肉毒桿菌。期後出現頭暈、吞嚥困難、四肢無力等症狀,入院治療後疑醫源性肉毒中毒。 據衛生署資料,女病人過往健康狀況良好;於9月15日在小腿接受肉毒桿菌毒素注射。自9月22日起出現頭暈、雙眼下垂、四肢乏力和呼吸困難;至前日(26日)因頭暈加劇和吞嚥困難到天水圍醫院急症室求診,獲轉介至博愛醫院,入院後其情況穩定。由於事件疑非由醫生注射,署方正繼續調查。 衞生署指,肉毒中毒者的相關肌肉會受影響,肉毒桿菌毒素亦可能擴散,影響注射部位以外的其他範圍,故病人有機會出現眼瞼下垂、重影或視力模糊、咀嚼困難、聲音沙啞,甚至在吞嚥、說話或呼吸等方面出現問題。這些徵狀可能在注射後數小時、數日或數星期出現。 衞生署呼籲,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只應由註冊醫生處方和施行。 製圖/文字:HealthConcept原文你或許有興趣【膽管癌】67歲獨居婦癌末放棄治療 義工助圓遺願「漂亮地離開人世」【醫生專欄】張致恆IG直播分享結紮手術,外科專科醫生提醒男士接受 手術前三大注意事項【不要傷害】浙江漁民錘打鯨鯊頭部再放生 保育人士:存活機會不大【蘇格蘭研究】喝牛奶比喝水更能補充水分
澳門出現首宗猴痘確診個案。澳門衛生局表示,29歲的男患者是澳門居民,他從本月16日起,先後出現發燒、淋巴結腫大、皮疹和水泡等病徵,3次到鏡湖醫院就診但未見好轉,本周一(25日)再到政府醫院求診,經檢測證實對猴痘病毒呈陽性。患者目前情況穩定,正住院接受隔離治療。調查顯示,患者在潛伏期內曾到過香港及珠海,他聲稱在香港和珠海,以及出現症狀後均沒有高風險性行為。當局正追蹤密切接觸者和溯源。澳門因應隣近地區猴痘病例明顯增加,由本月14日開始為高風險居民免費接種猴痘疫苗,而非澳門居民經評估後亦可付費接種。 (ST)#猴痘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近期流感活躍程度增加,今個冬天有機會再現流感及新冠病毒高峰,加上已放寬口罩令,認為面臨挑戰大,當局即日起推展季節性流感「疫苗資助計劃」。
【on.cc東網專訊】政府即日起展開季節性流感疫苗資助計劃。衞生官員以及醫管局主席范鴻齡等高層,今日(28日)到西灣河普通科門診接種流感疫苗。政府指接種流感疫苗是其中一種最有效預防流感的方法,亦可減低入院和死亡風險。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到訪西灣河普通科門診診所,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陪同盧寵茂的包括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及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等,他們先到診所與市民及診所醫護人員交流,其後接受疫苗注射。
私家診所季節性流感疫苗資助計劃今日起展開,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等官員聯同醫管局高層接種疫苗。 盧寵茂說,自3月解除口罩令後,呼吸道病毒仍在社區引起感染,夏季流感高峰早前已開始,分別有百多名成人及10個兒童重症,當中有死亡個案,多數沒有打針,因此當局今年提早推出流感疫苗資助計劃。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頭號殺手,當中心臟病亦是本港最常見致命疾病的第三位。要避免心臟病發、中風等嚴重疾患,高血壓和高膽固醇患者的風險因素控制尤其重要,調查卻發現部分患者曾自行加減或停藥,甚至到藥房配藥代替覆診。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世界心臟日2023籌委會聯席主席梁達智醫生指出,高血壓和高膽固醇是心臟病的最主要高危因
澳門衛生局表示,29歲的男患者是澳門居民,無業,他從本月16日起,先後出現發燒、淋巴結腫大、皮疹和水泡等病徵,三次到鏡湖醫院就診但未見好轉,星期一再到政府醫院求診,經檢測證實對猴痘病毒呈陽性。 患者目前情況穩定,正住院接受隔離治療。調查顯示,患者在潛伏期內曾到過香港及珠海,他聲稱在香港和珠海,以及出現症狀後均沒有高風險性行為。當局正追蹤密切接觸者和溯源。 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表示,因應鄰近地區近期猴痘病例明顯增加,導致猴痘在澳門傳播風險上昇。為減少傳播風險,作為暴露前的預防措施,9月14日起,可透過衛生局轄下的衛生中心/衛生站預約進行暴露前預防接種,經醫生評價為高風險的澳門居民可免費接種猴痘疫苗,而依法獲準在澳逗留的非澳門居民,若被評價為高風險,則可付費接種;另外,此疫苗接種服務暫不向旅客提供。
【Now新聞台】一名5歲女童感染甲型流感併發腦炎死亡。 衞生防護中心上周曾公布一宗甲型流感嚴重個案,涉及一名5歲女童,指女童過去健康良好,她上周一起發燒、咳嗽、喉嚨痛、呼吸困難和嘔吐,翌日到聖德肋撒醫院求診,其後病情惡化,到伊利沙伯醫院求醫,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臨床診斷為甲型流感併發腦炎。她並沒有接種本季流感疫苗。#要聞
一名5歲女童感染甲型流感後,出現併發症腦炎,其後死亡。她並無接種流感疫苗。 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過去4日,錄得4宗兒童流感相關嚴重併發症及1宗死亡個案,全部感染甲型H3流感,年齡介乎5至16歲,其中2人已接種流感疫苗。
衞生署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檢視本地採用的肺炎球菌疫苗後,發表更新建議,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及政府肺炎球菌防疫注射計劃均以十五價疫苗取代十三價疫苗,兒童及高風險人士相應疫苗接種時間表維持不變。 署方指出,專家檢視有關流行病學資料,得悉侵入性肺炎球菌感染在本港較常見於2至4歲兒童、以及65歲或以上長者;而最常見引致有關感染的血清型為血清三型肺炎球菌,佔2015至2019年所有個案約一半。 科學委員會檢視數據後認為,相比十三價及二十價疫苗,十五價疫苗對血清三型肺炎球菌產生的免疫反應較高,相信能更有效預防由該血清型引致的有關感染。 委員會建議,當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可提供十五價疫苗時,兒童可分別於2個月大及4個月大時接種共兩劑十五價疫苗,然後在12個月大時再接種一劑加強劑。65歲或以上無高風險情況的長者,如果未曾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應接種一劑二十三價肺炎球菌多醣疫苗;有高風險情況人士,應接種一劑十五價疫苗,並於一年後再接種一劑二十三價疫苗。
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自新學年開始,院舍或學校爆發手足口病個案由截至本月9日一周錄得4宗、涉及15人,增至上周的13宗、涉及38人。而本周截至昨日、過去3天已錄得17宗爆發個案,涉及42人。衞生署幼兒中心或幼稚園和私家醫生診所定點監測數據亦顯示,手足口病的活躍程度相應上升。 衞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說,手足口病全年均會出現,5至7月一般為夏季高峰期,10月至12月亦可能出現小型高峰期。由於幼童易受感染,故家長應多加留意子女健康。學校和院舍幼童有密切接觸,令疾病較易傳播,可能出現爆發個案。
本港踏入夏季流感高峰期,近日相繼有兒童染疫。據最新一期新冠流感速遞顯示,一名5歲女童感染甲型流感後,出現併發症腦炎,其後死亡,她並無接種流感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資助計劃」即日展開,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日在西灣河普通科門診診所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提醒市民接種疫苗是預防季節性流感及其併發症最有效方法之一。 盧寵茂
秀茂坪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個案,涉及20名學生,全部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指出,個案涉及20名學生,年齡介乎12至14歲,他們本月21日起先後出現病徵,當中11人已求診,毋須入院。 該校正接受醫學監察。中心說,已提供有關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建議,包括建議該校清潔消毒、適當開啟窗戶保持良好通風、將染病學生與其他學生適當分隔等。
兩間學校及一間幼兒中心分別爆發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共涉及74人,全部情況穩定。 衞生署表示,在九龍塘學校(小學部),27名學童本月13日起先後發燒、咳嗽、喉嚨痛及流鼻水等,年齡介乎6至8歲,當中2人要入院治療。一名學童的呼吸道樣本對甲型流感(H1)病毒呈陽性反應。 另外,「母親的抉擇」幼兒之家及葵涌迦密愛禮信中學爆發上呼吸道感染。「母親的抉擇」幼兒之家,患者年紀最小為4個月大,有3人入院並確診帶有腸病毒或鼻病毒,其中1人已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