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國際】美國大選引發港人激辯
今年美國舉行第59屆總統選舉,民主黨派出年屆78歲的拜登挑戰競逐連任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兩名候選人在八大關鍵議題上立場迥異,特朗普強調「美國優先」,外交政策繼續針對中國,而拜登則希望修復美國各盟友之間的關係,醫療上則延續奧巴馬(Obama)在任時通過的《平價醫療法案》。
特朗普在第一次大選辯論中表現失準,選前多間媒體民調一面倒預測拜登勝選,不過拜登兒子被爆醜聞後,選情拉回均勢。雙方陣營各不相讓,拜登本人被質疑頭腦不清晰,更與中國過從甚密,箇中利益千絲萬縷。
美國大選是由總共50個州份的選民參與,再依各州人口規模決定選舉人票的數目,候選人在總數538票中獲得多數(270)的競選人,便能入住白宮。是次大選取決於賓夕法尼亞(Pennsylvania)、密歇根(Michigan,又譯密芝根)、威斯康星(Wisconsin)、北卡羅萊納(North Carolina,北卡)以及喬治亞(Georgia)等非一黨支持者獨大的「搖擺州」,任何人只要能夠成功爭取以上「搖擺州」的選舉人票,選情就會變得有利。
不過大選後期,傳媒各自詮釋選舉人票的預測結果,特朗普率先開記者表示自己勝出,但多間主流媒體則報道拜登已在預測結果中勝出,引起極大爭議。
特朗普陣營不斷投訴選舉存在舞弊,認為拜登藉郵寄選票作弊,最終訴諸法律行動,至今未有結果;但隨著各州份票數明朗,美國司法部長巴爾更表示未發現有足以推翻選情的證據,美國離拜登就任的日子已不遠。目前拜登亦公布了自己的管治班子,財長一職則由聯儲局前主席耶倫(Janet Yellen)出任,只待政權移交。
傳媒被質疑偏幫拜登
美國大選營劍拔弩張,傳媒常被質疑造假,Twitter與Facebook等新媒體也不例外,因淡化某些不利帖文,而被批評偏幫拜登。手中並無選票但極其關心選戰的部份港人,就美國選戰也日以繼夜在網上激辯,甚至自學翻譯外國消息,反過來質疑中文授權媒體的立場。
相關文章:
事緣過去4年,本港無論政治與經濟都與美國息息相關。美國總統特朗普以「美國優先」政策以及強硬的對華策略著稱,發起與中國貿易戰,又因關注港人去年的反修例事件,最終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保護香港法案》,加上在本港通過《港區國安法》後特朗普也屢次回應,於是獲部份「攬炒派」港人認為是「真心幫香港」。
港人網上激辯美選情
然而部份港人則認為特朗普只會弄巧成拙,能夠團結國際社會逼中國重返談判桌的拜登,才是港人「認可」的美國總統,而特朗普在種族和氣候上的立場,也常被港人誹議;有港人則認為特朗普若當選可以「攬炒」美國,反而對中國有利⋯於是,不同階層的香港人手中雖然並無選票,但緊張氣氛和著緊情度不輸美國本土,有港人甚至會搖旗吶喊,高呼支持特朗普當選。
美國大選期間,雙方「陣營」樂此不疲轉載有利自己的新聞,而港人更養成不眠不休收聽網台的習慣,尋找「代言人」抽絲剝繭分析選情,整天離不開大選話題;因一場選戰,有港人揚言已可背畫出美國地圖。
外國傳媒公信力備受質疑,有港人認為凡報道拜登勝選的媒體皆不可信,認為媒體報道的只是預測結果般的「fake news」、「fact check咗未」,便成為了2020年港人年度金句。
《回顧2020》
回顧2020年,香港以至國際風起雲湧,新型肺炎蔓延全球,香港《逃犯條例》風波演變至《港區國安法》,美國大選爭議不斷,年內娛樂圈有喜、有悲,請即瀏覽專題網頁,讓我們回顧一起走過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