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在看
- Market Digest·
【投資損失】銀行投資「亂咁嚟」?回流港人千萬身家慘被蒸發
JPEX案轟動全港,涉事苦主逾2000人,金額至今累積至15億。事實上,經濟前景向淡,投資騙局不時發生,但原來即使將金錢交與銀行投資,亦未必安全!近日 HOY TV 節目《一線搜查》報道,一名由加拿大回流的港人,將2,000萬身家交與本港一間銀行投資,懷疑負責的客戶經理未有按其指示沽出,最終令其身家蒸發一半。當苦主投訴銀行,與管理層周旋時,有銀行高層竟囂張回覆:「夠證據整死銀行即處理!」 該名年約50歲、化名Leslie的事主向有關節目組求助,她指五、六年前由加拿大回流香港,並變賣加拿大物業,套現約400萬加幣(約2千萬港元)。在弟弟介紹,認識一間銀行私人銀行部的助理副總裁Cindy,該銀行所收手續費僅3%,明顯低於其他銀行的8%。因此,Leslie決定將2,000萬身家交與Cindy管理。 Leslie 期望投資主要是「收息」和「保本」,明言這是最首要。起初,經該銀行助理副總裁Cindy幫她買了一個基金,每月收息約8厘,而且一直有將投資組合報告寄給她。 直至疫情爆發,銀行助理副總裁Cindy突然未再將投資組合報告寄給她,而事主Leslie亦開始留意到大市向下。 當事主Leslie追尋
- 鉅亨網·
繫好安全帶!美股將進入10月股災月
美股今年 9 月動盪不安,隨著時序進入往年最震盪的 10 月,投資人更要繃緊神經。 10 月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例子,莫過於 1929 年和 1987 年的兩次股災,但 MarketWatch 專欄作家 Mark Hulbert 表示,就算把這兩個例子剔除,並把 1896 年創立的
- BossMind·
樓市無運行|仲量聯行估計今年樓價升幅將於9月抵銷 本月底超過10000宗負資產
本港樓價持續下跌,差估署8月份私人住宅樓價指數按月跌1.4%,連跌4個月,累跌4.2%,而仲量聯行指,7月份本
- 鉅亨網·
華為Mate 60 Pro供應商訂單火爆 多家公司招人、擴產
隨著華為 Mate60 Pro 成為消費電子市場久違新爆款,萎靡多年的下游供應商終於迎來曙光。除了備受關注的華為衛星通訊、星閃技術等創新技術的供應商,光學、面板、結構件等公司都處於加速生產階段。
- AASTOCKS·
KPMG調查:英國利率高企 更多業主或「捱唔住」賣樓
英倫銀行早前將指標利率上調至2008年以來高位,據畢馬威(KPMG)一項調查發現,受累英國利率高企,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英國正在供樓業主正考慮出售物業,或對當地樓市添壓。
- BossMind·
息率不足4厘 港鐵料續尋底|何車
港鐵公司(066,市值1,892億元)跌至8年新低,昨價30.45元,今年以來大跌26%(恒指同期跌幅11% )。與2000年10月IPO價9.38元比較,仍高出223% (恒指同期只升7% )。估計仍在尋底。
- 東方日報 OrientalDaily·
港存款總額續升 銀行資本達標
港府財金官員表示,近年環球經濟步入加息周期,加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經濟環境極具挑戰,但香港銀行的平均流動性覆蓋率和資本充足率仍高於國際監管標準,上半年存款總額亦升0.19%,延續去年升勢,更反駁外界憂慮資金流出本港的說法。
- infocast·
新一批綠色零售債券下午2時截止認購
新一批綠色零售債券下午2時截止認購。新一批綠債發行規模不少於150億元,視乎市場反應,最多可加碼至200億元,年期3年,一手入場費1萬元。綠債每半年派息1次,派息與本地通脹掛鉤,保證息率不少於4.75厘。新一批綠債將於10月10日發行,10月11日上市,並可在二手市場進行買賣。政府去年發行首批綠色零售債券,收到約48.8萬份有效申請,申請的債券本金總額325.67億元。 (ST)#零售綠債 #綠債
- 東方日報 OrientalDaily·
劉央料港股未見底 籲勿撈貨
曾豪言騰訊控股(00700)會升到1,000元、久未露面的「女股神」劉央,昨日在港出席活動談及港股時表示,「我也很難受……我覺得很鬱悶」。她預期整體港股市場的信心還未復原,叮囑「不要頭腦發熱地打算撈底」!
- Business Digest·
【華為手機】華為蘋果爭霸戰?華為到蘋果工廠門口「搶人才」
華為Mate 60和蘋果iPhone 15系列在先後推出市場,引起搶購熱潮。除了競爭消費者,這兩大手機品牌還在角逐人才。根據報導,為了加快生產以滿足需求,華為和蘋果不僅全速生產,還在爭相招聘工人擴大生產線。 有消息指出,幫助東莞華為工廠招募人才的中介直接到蘋果代工大本營的富士康門口「搶人才」,開出26元時薪,勝過富士康的21元,不過其他要求更加嚴格,要求至少高中、最好有大專學歷,並有手機製造經驗為佳。 《證券時報》報導稱,一名華為工廠中介在深圳龍華富士康的招募培訓中心前招聘工人。她表示,「東莞松山湖華為」最近正在大規模招聘,預計招聘2000至3000人,主要從事華為手機的生產,綜合薪酬可達每月9000元人民幣。 華為對員工的要求也相對較高。該中介表示,「華為工廠的錄取率很低,要求比富士康更高,至少需要高中學歷,最好是大專或本科畢業,最好有三年以上的手機製造經驗。」 據了解,華為東莞松山湖生產基地於2009年正式投產,生產手機、3C產品和光通信設備等。曾代工過華為手機的公司包括比亞迪、富士康、偉創力和聞泰。華為自己也有部分手機自主生產,而富士康ACKN部門則負責代工。聞泰科技最近澄清沒有
- Yahoo財經·
思科鯨吞Splunk或引發科技併購回歸
Yahoo財經在8月報道銀行家之間討論,科技交易最熱門的領域是網路安全和AI。思科與 Splunk 的交易囊括了這兩方面,顯示這兩個領域都有併購的空間。
- infocast·
劉央籲投資者要謹慎 不要在股市中抽底
久未公開露面,有「女股神」之稱的西京投資主席劉央於一個午餐會後呼籲投資者在香港投資股票時要謹慎,因為世界格局已出現改變,由於市場利率上升,孳息率出現倒掛,即使市場資金充裕,但價值投資難有作為,這是她在香港投資23年來從未見過的現象。
- Bloomberg·
美債息飆升有助遏通脹 卻不利軟著陸
【彭博】-- 長期利率飆升至16年來最高水平令美國經濟再增新阻力,也面臨脫離軟著陸軌道的風險。借貸成本上升使房地產市場的復甦萌芽受到威脅,企業為投資尋找資金的門檻變得更高。美國股市也感受到寒意,投資者今年迄今的部分財富增值化為烏有。利率上升,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自5月中旬以來上漲超過一個百分點,是一直以來韌性驚人的美國經濟正在遭受的一系列衝擊之一。美國汽車工人正在罷工,聯邦政府滑落到停擺邊緣,學生貸款償付在新冠疫情期間暫停後即將恢復,油價上漲,歐洲經濟成長停滯,中國也在艱難應對房地產市場危機。「這正在變成一連串的不利因素,」畢馬威首席經濟學家Diane Swonk表示。「軟著陸正受到破壞。」雖然Swonk預計美國經濟將避免衰退式的硬著陸,但她預計第四季度的擴張速度將從當前季度的折合年率約4%急劇放緩至1%,而且該預測的風險也偏向於下行。對聯儲會決策者來說,殖利率上升可能不是大麻煩,甚至會有所幫助。債券市場的走勢並沒有伴隨著通膨預期上升,因此並未帶來高通膨更根深蒂固的威脅。這意味著債券殖利率上升可能令聯儲會官員擔心過熱的經濟失去一些動力。殖利率發動最新這波上漲之前,聯儲會上周決定維持利
- Yahoo財經專欄·
主播手記│菜鳥不能錯過的最佳上市時機(Season)
在香港,菜鳥亦已經升級自提點服務及逐步延長營業時間。不過最後還是要提提大家,菜鳥做好上市準備不代表估值一定好,畢竟過去幾個月菜鳥估值都有下調趨勢,加上近期大市氣氛較差,阿里巴巴股價想靠分拆消息來翻身應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Business Digest·
【撤出中國】日本三菱汽車據報撤出中國
據報導,日本三菱汽車公司決定退出中國市場,並停止在中國的汽車生產活動,其後將加碼投資東南亞和澳洲市場。目前,三菱正在與其中國合作夥伴廣州汽車集團就此進行最後協商。 由於中國市場對電動車的需求持續增加,以及國內品牌不斷崛起,三菱在中國的汽車銷量一直處於低迷狀態。報導顯示,去年三菱在中國的銷量不足4萬輛,較上一年下降了約60%。而與此同時,電動車的銷量增長了80%,佔全國新車銷量的四分之一。 據了解,三菱與廣汽在湖南的合資工廠從今年三月起已停止生產新車。未來,廣汽計劃利用湖南工廠生產電動車,嘗試保持一定水平的員工人數。而三菱將專注於東南亞和澳洲市場,這些地區的銷售額約佔三菱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三菱在電動車研發方面進展緩慢,市場份額不斷流失到了如Tesla和比亞迪等競爭對手手中。三菱此次決定退出中國市場,也反映出其他日本車企可能將重新評估其在中國的業務策略。 另外,三菱在中國沒有自主開發的電動車型,這些車型均由廣汽集團提供。這進一步限制了三菱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空間。原文你或許有興趣【大學排名】世界大學排名2024出爐,港5大入圍全球首100【華為手機】華為蘋果爭霸戰?華為到蘋
- infocast·
鄭州銀行(06196):姜濤辭去首席資訊官職務
鄭州銀行(06196)宣布,該行收到姜濤的辭任報告,姜濤因工作調整,辭去首席資訊官職務。辭任後,姜濤將繼續擔任該行創新業務總監。截至公告日,姜濤持有該行476.85萬股A股股份。辭任後,姜濤將繼續遵守法律法規有關所持該行股份及其變動的規定及繼續履行股份鎖定承諾直至相關承諾事項履行完畢。 (ST)
- Yahoo財經·
美股日誌|尾市跌幅收窄 油價見逾一年高
美股三大指數均先跌後收窄跌幅,道指最多跌逾300點,收市僅跌約70點,而標普500指數及納斯達克指數則全面收復失地,微升收市。原油庫存吃緊,油價升至逾一年高位,紐約期油升3.6%。美國國債息率繼續攀升,10年期債息升穿4.6厘。加上美國聯邦政府瀕臨停擺、汽車工人大罷工,市場人士認為美國經濟軟著陸正備受威脅。利率上升令金價持續下跌,紐約期金跌穿1,900美元。
- 鉅亨網·
分析師看到美國經濟有2008年陰影 認為此刻現金最安全
摩根大通分析師 Marko Kolanovic 表示,當代美國經濟出現 2008 年的陰影,建議投資人避開美債和美股,緊抱現金最安全。 他在最新研究報告中警告,由於利率和債券殖利率攀升,美國經濟看起來將陷入經濟衰退,無論是美股還是美債都不安全,最好把錢放在可以享有相對無風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