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騙新手法 9宗冒中移動職員

中移動昨日發出聲明,高度關注騙徒冒認其公司職員進行詐騙,已即時在公司網站發公告、及向客戶發出防詐騙緊急短訊提示。(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專訊】電話騙案再有新手法,騙徒冒認中移動職員致電受害人,指其電話號碼涉及刑事案,要求付款作為調查保證費,一名18歲中文大學台灣女交換生中招,被騙22萬港元。 據了解,計及上述最新個案,近日警方已接獲9宗涉及中國移動用戶被騙個案,被騙金額逾80萬元,當中7名受害人為內地生、2人為新來港人士,呼籲市民切勿輕信不明來歷的電話或電郵。 中移動發緊急短訊 提示客戶 中國移動昨日發出聲明表示高度關注事件,指騙徒冒認其公司進行不法詐騙電話錄音,已即時在公司網站發公告、以及向客戶發出防詐騙緊急短訊提示,強烈呼籲客戶拒絕接聽或回覆有懷疑的來電。發言人強調公司不會致電客戶索取個人資料、以及要求客戶進行任何轉帳,客戶若對來電者身份有懷疑,應向電訊公司及警方了解。 中大一名18歲姓白的台灣女交流生,前晚在中大伯利衡宿舍報警,指早前接獲一名自稱中國移動職員的電話,指她的電話號碼疑與一宗刑事案有關,其後電話被轉駁至內地公安,對方要求她付出22萬港元作為調查保證費,強調案件調查完畢後,將發還款項。 女事主不虞有詐,將錢按指示存入內地一個銀行戶口,其後她發現金錢被取走,懷疑受騙遂報警,警方把案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暫未有人被捕。 中大發言人證實事件,指會向涉事學生提供協助,校方已加強防騙宣傳及教育策略。 8旬婦險墮騙局 銀行職員識破 此外,昨午12時許,一名年約80歲老婦疑接獲騙徒電話,指其子在內地出事,婆婆到馬頭圍道滙豐分行滙款4萬元到內地,幸被銀行職員勸停並代為報警、力保不失。 警方資料顯示,今年首10個月接獲803宗電話騙案,雖然按年跌1成,但損失金額增至2億元,最嚴重個案的受害人是跨國公司、被騙款3,000萬元。警方指出,反詐騙協調中心成立至今已接獲約9,000個求助電話,為85宗個案凍結逾9,800萬元騙款。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