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訪港為兩岸新互動試水溫

【星島日報報道】馬英九卸任台灣的總統職位不足一個月,即以香港作為首個出訪地點,政壇咸認為這是為他日後歷史性訪問大陸鋪路,以便肩負兩岸溝通的重量級任務,並且牽制台灣執政綠營「去中國化」的走向。 馬英九如果成行,將是台灣首位卸任總統訪港。他早年卸任法務部長,和後來任職台北市長期間,曾經三度訪港,由於他生於香港,「香港人」身分讓他在兩岸融冰過程中擔任過特殊角色。雖然基於法理他有「居港權」,但是由於身分敏感,每次訪港基本上都與北京有默契。 今次他宣布計畫在本月十五日訪港,作為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新聞獎」頒獎晚宴的演講嘉賓,相信已獲北京默許來港,能否成行,取決於現任總統蔡英文是否同意。 牽制綠營「去中國化」 根據台灣法律,總統任內掌握重要機密,卸任後外訪,須事先得到新任總統批准。由於馬英九要造訪其出生地,亞洲出版業協會又是一個專業國際組織,並無複雜政治背景,邀請重量級人物出席頒獎晚宴發表演說,亦是其一貫做法,加上馬英九已經表明即日來回,連在港工作居住的女兒馬唯中,他都不會在此行探望,蔡英文政府沒有甚麼令人信服的理由不作批准。 當然,馬英九講述兩岸關係和東亞局勢,蔡英文政府未必中聽。綠營首次同時掌握行政和立法兩院,面對台獨支持者龐大的「去中國化」壓力。蔡英文心在台獨,只是礙於形勢勉為其難要「維持現狀」,並且積極爭取美國和日本支持,抗衡北京勢力。綠營中人更抱持偏安想法,認為不必為釣魚台和南海主權問題而開罪美日。 馬英九維護國土完整的理念非常強,在東海問題上,一直堅持其求學年代的保 釣魚台立場;在南海問題上,不惜在卸任前以總統身分登上南沙太平島宣示主權,在國際仲裁法庭處理菲律賓就南海主權問題的申請行將有結果之際,馬英九在卸任前後都爭取在國際場合和媒體上,對菲律賓唱反調,令綠營無法迴避這議題。 港獨特地位角色微妙 在兩岸關係方面,蔡英文至今不願明言接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北京形容她的就職演辭是「沒有完成的答卷」。綠營執政後,兩岸的政策層面交流全面凍結。馬英九去年與習近平在新加坡舉行了歷史性的兩岸領導人會晤,他卸任後繼續與北京來往,保留了兩岸探尋進一步改善關係的渠道。 在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逐步把台灣朝獨立方向推進期間,擔任兩岸重量級溝通的責任落在前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身上,當年他與胡錦濤以國共兩黨主席身分會晤,北京便公布了多項惠台政策措施。不過,近年連戰的政治能量和公眾關注度急降,馬英九正好填補這個空缺,繼續對綠營施壓。 這個重新部署的兩岸互動,今次利用馬英九的旋風訪港小試「水溫」,香港繼續以本身的獨特地位,在兩岸關係上擔任微妙角色。 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