殮房退休員工破解「鬼故」迷思

黎華佳(前)表示,多年來從未碰過任何光怪陸離事件。
黎華佳(前)表示,多年來從未碰過任何光怪陸離事件。

【星島日報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啟用逾八十載的瑪麗醫院將會局部重建,舊殮房所在的臨牀病理大樓拆卸在即,有在殮房工作三十六年的退休員工憶述,初入職時因雪櫃不足而「屍骸遍野」,亦試過一次剖屍經歷。他指起初工作時會感到害怕,但深信自己是協助屍體找出死因,多年來從未碰過任何光怪陸離事,至於多年來醫科生流傳的殮房傳說,如晚上有小孩奔走玩樂的聲音、升降機門長期打開等人進入等,黎Sir都能破解迷思。

七十歲的黎華佳,人人稱呼黎Sir,一九七三年起擔任瑪麗醫院殮房主任一職,二○○九年功成身退。他憶述初入職時,「大時大節天氣忽冷忽熱,死得人多」,但當時殮房只有四十個雪櫃,總有二十具遺體需放在地上,工作時需要跨過一具具遺體。他曾向高層投訴,但只獲發木板放置屍體,再過五至六年才開始增加雪櫃。他認為醫學界過去較少關顧家屬感受,但多年來已逐漸改善,並設有不同大小的雪櫃安放成人及小孩遺體。

黎Sir稱,平常是助理解剖屍體取出器官後,供醫生檢查確定死因,但有一次助理們要求加薪拒絕工作,黎Sir硬着頭皮拿起工具,作人生唯一一次的剖屍工作,他指只要抱著「助人」心態,便能克服恐懼。不過他最深刻的遺體,是一個因被柱插中頭的死者。黎Sir稱,交通意外的死者通常都會即場死亡,但這名死者卻到醫院才證實死亡。遺體送到殮房,揭開時發現「無咗忽肉」,黎Sir亦感到驚嚇,屬最難忘的遺容。

今年初停用的舊殮房設於臨牀病理大樓,每屆港大醫科生均須到大樓學習,不少學生都憶述不敢使用可達殮房的升降機,有人晚上曾聽到有小孩奔走玩樂的聲音,有人則形容升降機門長期打開等待人進入。黎Sir多年後解破迷思,他指一九九一年前,大樓設有宿舍,他跟家人入住,他的兒子貪玩頑皮,晚上還在大樓四處走,相信是「古怪聲音」的來源。他又說,升降機經多年使用,故系統間中失靈,並非大家想像中駭人聽聞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