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MacBook Pro 14 吋(M2 Max, 2023)開箱實測:堅守 Intel 的你是時候升級了
加量、加價,但擔心的東西卻減少了。
Apple 以 M2 Pro 和 M2 Max 這兩款加強版的第二代 Apple Silicon 自研晶片打開 2023 年的序幕,同時更新的 Mac Mini 和 MacBook Pro 兩個品項,前者已經評測過基礎版本,今天再給大家帶來高階款的筆電款。在評測之後,特別是還卡在 Intel 晶片老機器的小編,實在不想把借測機器歸還,因為隔代升級實在太有感了。奈何在這文章刊後之後,機器就會打
外觀
雖然 MacBook Pro 現在的模樣是 2021 年 M1 Pro / M1 Max 版本推出時一併更新的,不過對於小編來說,長期使用這設計的 MBP 還是首次。M2 Max MBP 14 吋換上了瀏海螢幕,內藏 1080p FaceTime 相機,看起來就有種 iPhone 的熟悉感,眼看下去就有種極高屏佔比的錯覺。這片 Liquid Retina XDR 螢幕顏色鮮艷亮麗,而且更支援 120Hz 的自適應 ProMotion 顯示,有在使用 iPhone Pro 款的用戶都會覺得同樣舒適。
新款機身變得比較方正,也稍較全 USB-C 埠的 MBP 15 厚一點點,但這都沒有什麼問題。借測的 14 吋版本重量較小編正在用的 15 吋版本輕了 200g,而且續航力充足,不需要帶備充電器,這樣加總起來實在不容小覷。對於會經常把筆電放背包帶出門的小編來說,後腰的壓力在這幾天也大大減少了。
Apple 過去走得太前,讓 MacBook Pro 只留下 USB-C 埠,結果被鬧得「七孔流血」,小編也花了不少錢去買 USB-C 轉接器。新款 MBP 總算補回「七孔」:3 組 USB-C Thunderbolt 4、3.5mm 耳機孔,帶回全尺寸 HDMI 和 SDXC 讀卡器,以及久違了的 MagSafe 3 磁吸充電器,支援最高 140W 充電(半小時充一半電)。只是在經過 USB-C 之亂洗禮之後,小編都習慣了,而且覺得 USB-C 充電器還比較容易取得,反倒專屬的 MagSafe 3 線材只有一條呢。無論如何,能夠選擇就是比較好。
MacBook Pro 的 HDMI 埠沒有 Mac Mini 的複雜,反正都能支援 8K/60p 或是 4K/240p 的輸出。另外也一樣兼容 WiFi 6E,好讓消費者升級路由器時也有裝置能用。SDXC 讀卡器更是支援 UHS-II 規格,讓使用高階單眼相機的專業用戶,可以免去入手和帶備讀卡器的需要,內建充足 I/O 就是便利了。
鍵盤戰士如小編,鍵盤的手感非常重要。Intel 版 MBP 的蝴蝶腳鍵盤是 USB-C 後的另一原罪,既不好用、又容易出毛病。因此 Apple 後來也改配了名為 Magic Keyboard 的新一代剪刀腳鍵盤,另外 Apple Silicon 機種也再沒有 Touch Bar 設計,換回傳統款式的功能鍵,讓回彈力、鍵程、鍵盤使用體驗都回復正常能用的水平。
硬體規格
借測的是 M2 Max 晶片、64GB 統一記憶體的 MacBook Pro 14 吋,定價為 HK$27,499,遠貴於小編自費入手的 2019 年版 MacBook Pro 15 吋頂配(i9 + 獨顯)。不過大家第一不能坐時光機回去,第二是這回的升級確是有感,讓狠心噴了快三萬港元的使用者只會心疼,但不會後悔。
以小編的工作習慣為例,最高要求的一個環節就是匯出影片了。在 M2 Max MBP 14 匯出 5 分 49 秒的 4K 影片,只要 1 分 40 秒,但這時候的 i9 + Radeon Pro 560X 獨顯 MBP 還在半路,最終用了 4 分 22 秒才完成。其他的同時開啟大量 Google Chrome 瀏覽器分頁、播放 4K 影片等的用途,M2 Max MBP 當然也是輕鬆無壓力。
不過最叫人驚訝的,是在這一連串的壓力測試下,M2 Max MBP 的散熱風扇都非常安靜,機器也沒有特別升溫。反觀 Intel 版 MBP 光是打開螢幕,後面就有呼呼熱風吹出,還以為是終於壞機,可以去換新(這就是俗語的:有種壞是你覺得壞掉)。
以下記錄 M2 Max MacBook Pro 的跑分成績:
總結
不少人對於科技產品都有種隔代才升級的迷思,特別是電腦這品項也的確不需要像手機一樣年年換新(其實手機也不太需要?)。只是這回 M2 Max 晶片的升級,加上 MacBook Pro 的改款,對於小編這好歹也有持續體驗和追蹤的一群,也能體驗確實的提升。特別是仍然手執 Intel 版本、受盡蝴蝶腳鍵盤之苦的大家,小編很懂你,也建議在有餘力的時候可以放心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