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有個現實版《野人老師》 自然學校設計體驗課 聆聽樹木心跳 劇組演員曾觀課
【Yahoo 新聞報道】ViuTV 原創劇《野人老師》的劇情圍繞「大地小學」面臨殺校的故事,該校崇尚自然的教學方針引起不少網民討論。在現實世界,屯門鄉師自然學校也特設自然教育課,引領學生聽樹木心跳、赤腳行路;中文課就往郊外尋找寫詩題材,《野人老師》劇組成員也曾到訪該校取經。該校校長接受《Yahoo新聞》訪問時指出,教育不應以考試為目標,校方最重視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發展,讓學生發展潛能。
鄉師自然學校最初僅14名學生,現在增至80多人。該校早年借村校校舍上課,06年覓得屯門何福堂輕鐵站附近的「鄉師同學會學校」校舍,翌年成功註冊為私校。校長「海星」說,學校所有成員都會改一個與自然有關的代號,大家以此相稱。海星解釋,此舉原意是「擺低世俗嘅嘢」,讓學生與大自然更有親切感及促進師生關係。他又指,《野人老師》曾到訪該校觀課,「我唔知佢哋仲有無搵過其他學校,不過佢哋係嚟過嘅。」
海星校長在學校走廊的檯凳受訪。記者問校長會否擔心以代號相稱會「無大無細」,剛巧有學生拿著午餐飯盒前來「搭檯」,對記者的陌生面孔很好奇,「海星,呢個係邊個嚟㗎?」校長沒有直接回答,「你自己問佢啦,不過你自我介紹咗先再問!」該學生自我介紹後再詢問,聽罷記者回答後咬了一口番薯,「即係寫新聞嗰啲!」海星謂:「尊重其他人唔係透過呢啲稱謂,係透過人與人之間嘅相處,喺你身上學到嘢、幫到佢就會尊敬你」。
該校逢周五設自然生活課,教學內容涵蓋耕田、工藝、歷奇、自然體驗及社會服務。當中自然體驗的部份包括聽樹木心跳及赤腳行路等,讓學生真正感受大自然,也會帶五至六年級學生露營;海星說,到達郊野公園只需十數分鐘。該校的中、英、數課節也跟隨課程內容加入自然元素,例如認識方向時會學習看地圖,上中文課就會到郊外尋找不同元素作詩,不會死板之餘兼顧教學進度。
雖說是「自然學校」,海星說校方也會帶學生到市區,例如作家西西筆下描寫的土瓜灣,「會跟文學作品嘅足跡行一次,睇吓你搵唔搵到啲文學觸覺」。海星認為學習關鍵在於輸入和輸出,藉此提升思維能力,「你input啲好嘢畀佢哋,佢哋先至會有好嘅output,文學作品其實任你解讀,細路仔嘅世界睇到啲乜就係乜,唔一定要好似考試咁,要分析作者嘅原意背景、寫作手法」。
《野人老師》的自然教育方針引起網民熱議,焦點包括升中銜接問題。海星指出,不少鄉師的學生家長並不介意升中「banding」,反而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及能力,升讀合適的學校,「有人去咗英國讀法律、又有同學15歲就無再讀書」。在海星眼中,是否升讀band 1中學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學校可讓學生發展其潛能,而家長亦支持子女的選擇,就是最好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