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好嗎?》以紀錄片形式探索不同教育體系 影后李心潔監製並首度執導紀錄如何「學會愛」

四部以兒童及教育為主題的紀錄片電影《孩子,你好嗎?》,早前在 9 月初起已於香港公映。本片由曾經榮獲多個電影節影后獎項的著名女演員李心潔小姐擔任監製,並親自執導其中一部紀錄片《山頂小屋》。同時,更有兩位來自馬來西亞的電影導演陳勝吉先生、池家慶先生執導及拍攝三部紀錄片。

《孩子,你好嗎?》最新放映日期
《孩子,你好嗎?》最新放映日期
《孩子,你好嗎?》最新放映日期
《孩子,你好嗎?》最新放映日期
《孩子,你好嗎?》官方宣傳海報
《孩子,你好嗎?》官方宣傳海報

《孩子, 你好嗎?》攝於新冠疫情期間的馬來西亞,共有四大主題,希望透過以系列紀錄片的形式探索不同的教育體系。由於每個家庭都會面對不一樣的教育問題,老師、家長和孩子在教育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重要性,面臨各種問題各自的應對方式不同而成就不同的結果。

紀錄片《山頂小屋》是一間位於吉隆坡的幼兒學校實踐華德福教育模式的故事、《鴕鳥騎士》紀錄了兩個馬來西亞家庭實踐在家自學 (Homeschooling) 的過程、《我是誰?》探討馬來西亞華文學校教育的發展、《我的名字叫李心潔》將會向觀眾剖白李心潔小姐的生命故事,自她在馬來西亞出生、成長的經歷開始,以至她成為母親之後,照顧孩子的經歷令她得到一些啟發和感受。《孩子, 你好嗎?》這4部紀錄片將以分享的形式,剖析各自獨有的角度,展現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吹捧也不批判,因為好與壞的判斷是相對的、是無常的,希望透過影片可以啟發父母去反思、相互關照及討論,或在他們心裡埋下一顆小種子,讓他們可以思考孩子的真正需求,望家長及關注教育的社會人士看見可能性和找到平衡點。

《孩子,你好嗎?》四部系列紀錄片:

1. 【我的名字叫李心潔】

導演:陳勝吉

《孩子,你好嗎?》第一部系列紀錄片:《我的名字叫李心潔》
《孩子,你好嗎?》第一部系列紀錄片:《我的名字叫李心潔》

《我的名字叫李心潔》首集追蹤對象是李心潔,紀錄片將剖析她做為現代母親的各種面向。心潔帶著大家回到她成長的家鄉-馬來西亞吉打州,追憶她兒時那段擁抱大自然和快樂嬉戲的童年,那也是促成她一生得以無所畏懼、忠於自己生活態度的地方。

之後,延伸到她在城市裡的日常生活,回顧她從20多歲把繼女帶在身邊照顧,至40歲懷孕再生下兩個雙胞胎兒子的心路歷程,分享了當中的苦與樂,還有生活裡值得去學習、成長和啟發的人事物。

紀錄片也將探討她身為一位現代女性,如何在忙碌照料家庭之餘,還能找到平衡點,繼續擁抱自己熱愛的表演與慈善工作;同時,也能顧及到修心的重要性,不忘靜心打坐、畫畫和創作等。心潔時刻保持正面心態、自在心情,及以自由心靈去擁護她愛的人與事。

2.【山頂小屋】

導演:李心潔

《孩子,你好嗎?》第二部系列紀錄片:《山頂小屋》
《孩子,你好嗎?》第二部系列紀錄片:《山頂小屋》

山頂小屋是位於吉隆坡城市中心一間以華德福教育為基礎教學的幼稚園,創辦人奧黛麗校長多年前有感社會小孩自殺事件提升而思考現代體制教育的問題。由於本身一直關注兒童議題,她決定從事兒童教育,希望自己可以給予孩子們一個有愛的學習環境。

華德福是由創建人智學理論的哲學家魯道夫,斯坦納所成立的教育體系。是以人為本,注重身體和心靈健康和諧發展的全人教育,體系主張按照人的意識發展規律,及相應的成長階段來設置教學內容。

在片中奧黛麗校長與我們分享華德福教育理念與延伸出來的教學模式。我們也透過學校孩子的生活,感受到那份從自然、自由、溫和、沒有指令的玩樂中,與不同年齡孩子一起探索和創造的學習過程。片中同時也從家長的角度,分享接受非主流教育的心態和接受提倡身心靈平衡發展的教育後,對自己和孩子有著怎樣的影響與啟發。

3. 【鴕鳥騎士】

導演:池家慶

《孩子,你好嗎?》第三部系列紀錄片:《駝鳥騎士》
《孩子,你好嗎?》第三部系列紀錄片:《駝鳥騎士》

傳統學校的教學概念是非常過時的,它過於依賴某人的想法來決定我們應該學習什麼?我們是不是只能用學校的學分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這是Linus和Soon家庭對馬來西亞現有的教育制度提出的疑問。所以他們都各自選擇了讓自己的小孩“在家自學”(Homeschooling)。

Linus因為自己小學時期經歷的創傷和陰影而導致現在的他選擇在家自己教育小孩,喜歡動物,與大自然有著密切關係的夫妻倆想透過大自然和動物教育小孩,但現年9歲的女兒Linne卻在思想上和父母開始有了分歧。父母和小孩該如何把這教育給完成?

另一個家庭的小孩,Amrita 和Samanta 在20年前就開始了在家自學,沒有受過任何傳統教育,沒有任何教育文憑的她們,長大後出來社會又會面對什麼問題?

4.【我是誰?】

導演:陳勝吉

《孩子,你好嗎?》第四部系列紀錄片:《我是誰》
《孩子,你好嗎?》第四部系列紀錄片:《我是誰》

馬來西亞政府分別於1962年與1966年在西馬和東馬推行義務小學教育,凡年滿七歲之適齡兒童均應入學。小學學制為六年,課程主要在培養學生具有讀、寫、算之能力,同時具有初級自然、人文、社會知識。

國民型教育是馬來西亞大部分家長為孩子選擇的教育體系。這個制度除了繁重的課業,還有是以考試成績來評估學生的能力。這促使了老師、家長和孩子們都以分數來衡量一切。

家長 - 孩子 - 老師這三個相附依存的關係,究竟在這個偏執的制度中,如何取得平衡並生存呢?本片將走入國民型華小,拍攝幾位新生代的老師,看他們如何在僵硬的體系和重重限制下,默默耕耘,用無限的耐心和愛心創造出有趣、靈活且具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從而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熱忱。

===============

其他電影相關報導:

【改編中國殺妻未遂案】懸疑電影《消失的她》三大看點|影評:美好的愛情泡影一觸即破

香港同志影展2023|王賢誌徐㴓喬現身開幕禮 跨性別身份證案原訴人獲頒玲瓏大獎

《釀魂》活著必然會遇上心魔 唯有自己才能夠找回靈魂的自由|影評

【anifest動画藝術祭2023】Yahoo專訪得獎香港動畫師Donald Kwok、Jack Lau盼觀眾關注本地作品 批評指正無任歡迎

【從熱血到「社畜」】Netflix《殭屍100:在成為殭屍前要做的100件事》別讓理想敗於卑微的生活! | 影評

【金馬奇幻影展開幕片】Netflix《疫起》一場疫災 映照出千百種人性 || 影評

Netflix大尺度漫改劇《假面女郎》9大看點!血腥驚悚19禁內容:選角神還原、勁爆衝擊故事發展、反轉不斷

【Barbie真人版電影】《Barbie芭比》為「物化女性」標籤平反、獨立自主愛自己! || 影評

《Barbie芭比》影評|父權造成的女人認知失調:隱隱作痛,但感覺很好?

立即下載Yahoo APP

【香港用戶獨家禮遇】好想睇戲?密切留意最新奬賞,將會不定期推出電影換票証及影視平台禮品卡,免費請你睇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