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粵教】初入行老師:大學讀書教授撐粵教 出來教書兩個世界!
自2008年起推行普教中以來,以普通話,還是廣東話作中文科授課語言(下稱普教、粵教中)惹來不少爭議:教育局至今亦無有力證據、研究指出用普通話授課,較廣東話優勝,對學習中文亦無顯著成效——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指,全世界中文發展以普通話為主,質疑未來應否仍以廣東話授課,究竟,他有何憑據對本地以廣東話為母語的學生最好?
初入行的九十後中文教老師 Clara(化名)於本地一普教中直私學校任教初小中文科,屬未受普教洗禮的一代新晉老師:她任職的學校,貫徹實行普教多年,不論教與授,弊端處處……只好由她道出,從學院所學,與實踐之間的矛盾狀況。
誰好好想過,怎樣教好我們下一代的中文?
Clara在港大讀教師教育文憑時,課程並沒有教用普通話教母語屬廣東話的學生中文科:「很難參考外國教學,這個語境是香港才有。完全是我們出來教書摸索怎樣教。」連新入行前線老師也有教學疑惑,小朋友在課堂遇上怎樣的老師教自己,又是否靠運氣?
大學教授支持粵教中
現時小學的中文授課語言由校本決定,因而出現了一個局面——有學校以精英班作實踐普教中班別;初小開始行普教,高小亦因為升中關係而轉用廣東話;亦有按單元主題,選擇「雙語」授課……亦有實行全普教的學校,絕大部分考測聆聽及口語部分,也會改用廣東話進行(包括TSA)……哪種方式最好?
Clara在香港大學修讀學位教師教育文憑(PGDE)時,教授們已肯定對學生說,用粵教中最好:「你要訓練學生的高階思維,一定是用他們最直接明白的語言才可做到。」本身教此科老師受的師訓,都是用廣東話,因此,修讀此科的準老師,有「潛規模」都要識廣東話,卻因應市場需要,學生需往北京受訓個半月沈浸普通話,執好語音。
師訓相信的一套(粵教),與現實不同, Clara坦言讀書時與同學都覺得,是學校不住猜度心態:「究竟屬政治,還是教學決定?當時,差不多退休的老師曾講了一句『到我話事,世界便不一樣』(改變普教的決定),其實,連大學的教授們都不知道誰覺得普教中可行……他們都不相信普教中時,又怎會構想一種普教中,聽說讀寫的教學法呢?」她續說,教育局制定語言政策時,不是該與大學學者諮詢?兩者根本存在很大分歧。
至於本地大學有「對外漢語教學」課程,不少本地普教中老師也修讀此科;不過,Clara直指此科乃針對母語為非漢語人士的中文教學課程(如外籍人士、非華語學生等)。「像國際學校學生,母語不是廣東話,或到其他外國大學教普通話……本身此科並不是學來,出來教本地學生普教中……現在哪些人教中文,其實都很混亂,好像有語言學學位,加對外漢語的碩士,便可以普教中。」
初小只識拼音 難認字形
普教與粵教是兩個不同的授課系統,然而,大學除了考基準外(只有一份卷考怎樣糾正學生語音),基本上卻沒有一科教學生怎用普通話授課,因此,都是正式當老師才慢慢摸索授課技巧。
她現職學校相信語言浸淫,一年級上學期已開始普教中;她首次教一年級已見到普遍孩子用普通話學詞彙的難關:「學詞語,同時有插圖,像書包,應該很快便可在書本指出該圖畫,應該『形、音、義』也學到,現在普教的問題,是學生根本不知道普通話的書包(讀音),需要花更多時間去認字;而普教中的教科書有拼音,他們多是讀、認拼音,卻從沒有去認字(形)。」
及至三年級,理論上經過兩年的普通話浸淫,該掌握詞語讀音,事實是,能力弱的「差班」學生,一直也沒有進步:「普通話、廣東話讀音都未可以,像『表姐』,可以讀『表遮』……學校規定不可以說廣東話,我唯有私下偷偷地跟家長說,留堂補課時可否用廣東話,家長說好……你會發現,學生馬上對課文理解完全沒有問題——學生根本上堂聽不明白普通話,任何指令,要他們讀課文,認字完全不可以,又怎樣學中文?其實,他們有課外補習中文,老師都講廣東話,結果,當然不能與學校普教內容接軌:你用廣東話幫小朋友預習課文,他們回校同樣不會明白普通話內容的。」
這代的小學課室,處處都是這種普通話拼音與中文字的語句。
缺乏普通話授課配套
小學的中文科與普通話科分開,然而,一年級開始實踐普教中,有幾多小朋友已經很快掌握拼音?那 21個單字聲母與其他韻母?而普遍普通話堂是需要約一年時間才學畢整套拼音,教語音知識:沒有拼音基礎,或掌握尚未穩固,學生又怎樣讀字?「兩科是同步。像我校一年級普通話堂也是學六個韻母左右,完全接不上中文堂的詞語。」
她強調,普教中絕不「我手寫我口」,同樣有不少口語,對小朋友的難度更大,需要轉化成書面語。
Clara短短的教學歲月,叫她最不開心,是課後很想聽小朋友心聲,了解他們的生活,促進師生關係,不過,因為師生間必須要用英普對答,很多時候,小朋友想用廣東話表達最想跟自己談的事情,問她可否用廣東話,她也要拒絕:「他們真的不會再說下去……這令我很不開心,不過,這是學校規矩,你又不可以不遵守。」
沒有完整教學配套支撐普教中,各校不同程度實踐普教、粵教方式的「實驗」,最終的白老鼠的中文能力,已不難預見。
撰文、攝影:羅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