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遺址】至今只挖掘千分之二 利用科技考古讓文物重生

【Now新聞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9月底會展出百多件四川三星堆遺址文物,當中亦可以了解如何利用科技考古以及相關的考古工具。

四川當局2020年,在三星堆重啟挖掘工作,發現6座新的祭祀坑,共出土近1萬3千件文物。

挖掘工作曾中斷30多年,原因是技術不夠先進,擔心會破壞文物,多得科技儀器令到考古工作能夠再次展開。

四川大學考古教授黎海超:「以往我們都是在考古發掘結束之後,把遺物整理了,再開展各種科技分析工作。這一次是把科技工作貫穿在發掘的過程中,比如說高光譜的分析之類,這樣一層一層的掃描,就發現裡面有一些我們沒有想到的,比如說可能有絲織品之類。」

出土的大面具、大神獸以及龍形器等120件文物都會安排到香港展出。

館方在9月底亦會將考古人員在三星堆用過的工具送到香港展出,讓遊客欣賞文物同時亦可以更了解考古的工作。

這張大型漆床是先秦時期的產物,出土時是一堆散件,被水浸了超過兩千年,考古人員足足用了18年修復在成都考古中心展出。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陶瓷、青銅器長年累月埋在地底,出土時破爛不堪,考古人員要進行清洗,分類這些碎片,用科技阻止文物再受破壞才可交去修復,能夠重生全靠「文物醫生」。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副研究館員王寧:「到我們單位之後,可能最開始會從最簡單的,就處理可能保存較好的器物,讓他們從難度不是很大的,等他們開始動手,就是慢慢的積累,還有比較有經驗的修復師,對他們隨時指導,這個也是要有一定時間的。」

專家說現時三星堆所挖掘的範圍,只是古蜀城市的千分之二,大部份出土的文物都是用作祭祀,希望未來可以找到當年的生活區及宮殿。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