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製藥(01530.HK):特比澳治療慢性肝病完成首例臨床受試者入組
三生製藥(01530.HK)公布,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特比澳)治療擬擇期行侵入性手術的慢性肝病相關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於近日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h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三生製藥(01530.HK)公布,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特比澳)治療擬擇期行侵入性手術的慢性肝病相關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於近日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h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做運動,除了消磨時間外,當然也會想強身健體。運動過程固然重要,但原來運動後同樣有些事不能做,嚴重的話甚至有機會影響健康?以下就為大家整理出9個運動後的禁忌及注意事項,讓大家的運動成效能事半功倍!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謀殺案,一名有精神病紀錄的39歲男子被捕。香港精神科醫學院表示,有暴力傾向的嚴重精神病患者是少數,對陌生人施以襲擊的行為非常罕見。學院強調,大部分精神患者沒有暴力,認為公眾對嚴重精神疾病的正確認識,和及早識別對有需要人士進行精神病學評估和治療相當重要。 學院指出,嚴重精神病例如思覺失調症的主要徵狀包括妄想、幻覺、思緒紊亂等。海外研究顯示,嚴重精神病會增加暴力的風險,但增加的風險主要局限於具有多種可改變臨床危險因素的人士,例如物質濫用、被迫害、缺乏病悉感、沒有依時接受節治療或服藥的思覺失調徵狀等。 學院表示,明白到某些患有嚴重精神病的人士可能具有暴力風險,但風險主要與急性思覺失調徵狀、復發、病發有關。強調精神科治療能有效改善病情以及減低患者對自身及他人造成傷害的風險。大多數嚴重精神病在透過合適的治療康復並處於穩定狀態後,都可以重新逐步重投社會。而能夠重返社會的康復者,大多病情穩定。學院認為,如果他們不被社會接納,甚至被社會大眾標籤歧視,反而會令病情惡化,增加風險。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斬人案,兩名女子捱斬傷重不治。有急症室醫生表示,如不幸遇襲,在清醒情況下,可以三招自救,包括用力按壓出血位、將受傷的肢體舉高於心臟位置,以及平躺保持血液供應大腦;而施救者則不宜搬動傷者,若傷者失去呼吸心跳,即可以心外壓施救,爭取生還機會。
男團MIRROR去年7月在演唱會期間發生嚴重意外,懸掛半空的巨型屏幕突然墮下並擊中舞者李啟言(阿Mo),他至今仍需留院接受治療。其父李盛林牧師一直透過代禱信交代阿Mo的進展,在今晚(3日)他發出第45封代禱信,Mo爸透露隨著中西醫藥配合的治療,兒子身體在各方面得見穩定,特別肌肉都能結實和有所增多。對於早前阿Mo尿道所感染的細菌並立刻點滴抗生素。今天是最後一次點滴,已控制尿道的感染。盼醫生教授們繼續嘗試處理尿喉的方案,能早日成功甩掉尿袋有助於復康。對於昨日香港發生了一宗襲擊事件,Mo爸表示:「社會上常出現意想不到的不幸和無辜襲擊或受傷事件,使當事人和家屬手足無措,帶來沉重的打擊。祈願他們有勇氣和能力面對。」
(法新社巴黎3日電) 專家警告,造成世界各地鳥類禽流感病例數創新高的H5N1病毒正在迅速變異,呼籲各國加強對境內家禽接種疫苗。儘管專家對法新社強調,目前情況對人類構成的風險仍低;但他們指出,哺乳動物的禽流感病例正在顯著上升,令人擔憂。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近期社區內有不少人首次或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可視為是疫情第六波,他說數據顯示,這一波疫情在上星期已見頂,現時正在徘徊,相信要持續多數星期才會回落。 許樹昌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說,現時的感染個案中,95.8%屬XBB病毒株,而這種病毒對第一,二代疫苗,有好強的免疫逃逸,但如果曾接種疫苗,仍可起到防重症,減少死亡風險。他又認為現時疫情已轉到另一階段,變成風土病,可視為一般呼吸道傳染病處理,社會亦不必再處於高戒備狀態。
【on.cc東網專訊】廣華醫院新急症室本周三(5月31日)啟用,院方今日(6月2日)表示,注意到自新急症室投入服務後,近日到急症室求診的病人數目顯著上升,由平日約300人上升至超過400人,其中大部分為次緊急或非緊急病人,導致部分病人有可能需要等候較長時間。
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說,根據衞生署數據,香港現時有8成半市民已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他們的接種日子平均在2022年中,至今已距離大半年至一年,接種第四劑或以上的人士比率大約為一成。隨著抗體水平下降,又有變種病毒,加上市民因復常而慢慢減少戴口罩,估計市民會相對容易感染或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令確診數字再爆發。但他說,感染也絕非壞事,若市民再接種疫苗,有混合免疫保護,即使在出外旅遊時遇到新變種病毒,也會非常安全。 郭健安在本台節目《香港家書》說,擔心流感在接下來的冬季帶來威脅,因為本港已經有3年沒有經歷流感高峰,相信大部分人對流感的免疫力,在缺乏抗體訓練及低流感疫苗接種率之下,也會比較低。參考今年4月的流感嚴重個案,大多數是長者及小朋友,因此可以預見,當市民逐漸除去口罩時,流感病毒再一次活躍時,將對醫療系統帶來沉重挑戰。因此,社會有需要在未出現新一輪爆發前做好預備,以免醫療系統受到衝擊。他重申,接種新冠或流感疫苗仍然是最有效減少入院、重症及死亡的方法。 郭健安指出,根據學院在今年3月進行的網上調查發現,在個人保護方面,市民仍然審慎。但調查同時見到,有大約7成6接種了3劑或以上
【Now新聞台】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近日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形容已爆發第六波疫情,但已經見頂,預料數周後會回落。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第六波疫情)現在已在頂部徘徊,可能過了一段時間便回落。因為它(XBB病毒)免疫逃逸強對疫苗抗體大打折扣,但若曾接種疫苗,仍然有很好的T細胞反應,接種後或受感染後,T細胞再接觸到(病毒)可以防重症及減低死亡風險。」#要聞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本港新冠疫情已進入新階段,政府亦採取新管理模式,現時策略是針對高危群組保護,感染亦可視作一般上呼吸道感染處理,不需要隔離或進行密切接觸者追蹤。 盧寵茂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未來仍會密切監察新冠病毒發展,包括透過污水檢測、公共衛生實驗室收到的呼吸樣本陽性比率等,都可以反映嚴重性。 他又說,香港剛渡過新一波疫情,數量估算並不低,但高峰已過,對醫療系統影響不大。
【Now新聞台】2023年6月3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速報:最新:(1400)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近日多人感染新冠病毒,形容已爆發第六波疫情,但已經見頂,預料數周後會回落。 政府認可的核酸檢測機構名單 【資訊多面體】全面通關【懶人包】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 過關須持「黑碼」 【一文睇晒】回鄉證延期措施【懶人包】政府撤銷隔離令 普通科門診特別安排支援新冠確診者已在醫健通登記並取得新冠口服藥物作治療的私家醫生名單有用連結:【患者須知與快速檢測】消委會快速抗原測試(RAT)包認可名單搜尋器檢測呈陽性市民的健康措施建議快速測試呈陽性應如何處理【家長留意】照顧確診新冠病毒兒童及青少年注意事項已在醫健通登記並取得新冠口服藥物作治療的私家醫生名單 【疫苗接種】預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打針預約私家醫生打針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公立醫院有關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不良事件數據【專家建議】哪些人應再打新冠疫苗加強劑? 【病毒檢測】政府認可檢測機構名單 #要聞
廣華醫院表示,自新急症室投入服務後,近日到急症室求診的病人數目顯著上升,由平日約300人上升至超過400人,大部分為次緊急或非緊急病人,導致部分病人有可能需要等候較長時間。 院方表示,為確保有緊急醫療需要的病人可適時獲得急症服務,呼籲病情穩定及輕微的非緊急病人,應盡量到普通科門診或私家醫生接受治療,醫院會繼續按照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提供合適的治療。
【on.cc東網專訊】本港新冠疫情已進入新階段。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今日(3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本港現時有8成半市民已接種3劑新冠疫苗,平均在2022年中接種,而接種第4劑或以上的人士比率大約只有1成。隨着抗體水平下降及有新變種病毒,加上巿民
【本報訊】衞生署早前指出社會廣泛使用新冠抗病毒藥,有助減低新冠病毒的威脅。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分析逾14,000名確診新冠的院舍長者數據,證實新冠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和帕克斯洛維德(Nirmatrelvir/ Ritonavir,或稱為Paxlovid)可有效降低院舍長者入院風險54%及重症率65至83%。面對近期感染數字回升,有關研究結果可為院舍及社區長者提供實證參考,鼓勵他們染病後盡快使用口服藥。研究已在國際醫學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發表。
戰場上最艱巨的任務往往由特種部隊執行,他們配備各種重型武器衝鋒陷陣,更有賴合作無間的團隊去完成任務。醫院內也有這樣一支部隊:他們隨時候命,並用各種裝備去支援器官衰竭的病人。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回顧過去三年疫情,最大挑戰是說服市民接種疫苗,特別是長者對疫苗有戒心,幸好第五波來臨時,市民對疫苗的接受程度提高,令防重症屏障得以形成。 許樹昌在一個電台節目中表示,在疫情期間的圍堵政策很嚴緊,對很多人造成不便,他認為是「無咁好」,而第五波疫情期間,一度有很多市民要在醫院外輪候入院,原因是當時有很多輕症病人都在醫院或隔離中心接受隔離,他認為如果當時早些考慮家居隔離會較好,這方面如果當局可以進行內部檢討是好事。 曾經歷沙士、豬流感及新冠疫情,許樹昌形容,沙士疫情是最難打,因當時並無正統的負壓病房,保護衣亦緊張,治療效果亦不好,而新冠疫情則不太難處理,因疫情是在外地傳入,當時已知道是甚麼病毒,而且有負壓病房,工作環境較安全,加上很快已有新冠口服藥等,只是疫情經歷了3年,時間上令人感到疲累。
【Now新聞台】紅十字會收到20多宗市民觀看案發影片後不安的求助,行政長官李家超亦呼籲停止轉發;社福界議員就認為,政府應檢視對精神病患者的支援。 社署在港鐵鑽石山站C2出口設流動服務站,有職員向市民派發單張,講解處理情緒困擾的方法,臨床心理學家亦會提供情緒輔導。對於鑽石山謀殺案影片在網上廣泛流傳,行政長官李家超呼籲大家停止轉發有關影片,如感到情緒困擾應尋求專業協助,而紅十字會至今收到20多宗相關求助。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暨心理支援服務主管張依勵:「觀看社交媒體一些完全沒有任何打格的片段後,出現很強烈的身體反應,甚至有市民因而暈倒;避免一些影像的直接接觸,可能都會令到我們情緒沒那麼容易受困擾,當然如果很想知道事件的發展,可能就會選取一些素材,是用文字紀錄就會比較理想。」據了解,疑犯患有妄想精神分裂症,有心理輔導協會指這類病人會出現幻覺及幻聽,但極少傷害他人,認為今次是特殊情況。災後心理輔導協會總幹事杜永政:「似乎是替天行道的感覺,是模仿一些電影橋段又或是打機內容,正在殺一些危害社會的人,誤以為自己是一個英雄。我們不能因為個案來見我們時,告訴我們有這樣的想法,而立即送他入院去治療,香港不會
【本報訊】油麻地廣華醫院新急症室本周三(5月31日)啟用後,求診人數顯著上升,至超過400人,昨日急症室等候時間更持續超過8小時。醫院指,輪候病人大部分為次緊急或非緊急病人,導致部分病人有可能需要等候較長時間。
【Now新聞台】有成功接受心臟移植病人呼籲市民踴躍登記器官捐贈,毋須顧慮太多。 71歲的曾先生20多年前心臟出現問題,隨着年紀增長,心臟功能日差,7年前成功移植心臟;而61歲的馬先生7年前心臟功能只剩下約3成,3年前成功配對合適心臟。他們形容成功換心猶如死裡逃生,可以展開新生命,期望用自身經歷推廣器官捐贈。對於近期多人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兩人都指希望更多香港人無私奉獻。心臟移植病人曾永鏗:「人始終要走的,走的時候,體內的內臟還是活生生的、是可以用的,為何不可以傳給下一代或是給其他人呢?現時多數在香港土葬已經很少,多數都要火葬,貿貿然把自己不要的東西燒了,好像很可惜。」心臟移植病人馬暢初:「第一身經歷過換心病人,感覺是我們需要捐贈者的無私,我們的考慮是第一身。剛才你說政府把關的事,坦白說我是沒有考慮,因為可能病到快要暈倒,不知明天的事。」目前有80名病人正等候心臟移植,今年第一季有3個人成功接受心臟移植。#要聞
本港開展心臟移植服務30年,至今逾250名病人獲捐贈新心臟,惟成功配對合適的心臟非易事。醫院管理局昨日邀請兩名曾接受心臟移植的康復者分享心路歷程,二人均十分感謝捐贈者及其家屬願意無私奉獻,傳承大愛,更形容接受心臟移植後如同重生,不斷思考如何珍惜新心臟及回饋社會。其中一名受贈者回應近日本港與內地研究器官捐贈互通一事時指,本港市民對器官捐贈顧慮太多,若想到「自己就是下一個需要器官捐贈的病人」便不會再顧忌。